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为国学教育解方程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16:35 中国青年报

  杜 悦

  编者按:

  近来国学与传统文化热中,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传统文化教育应当从小抓起、从孩子抓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小学国学教育是比理论上倡导更难的一件事。

  应约来到北师大实验中学采访的时候,初二年级语文教师于晓冰,刚刚走出课堂,夹着一摞学生的抄录的经典诵读的本子。谈到国学教育,于晓冰最突出的感受是——为国学教育解方程式。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六年前,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刚到学校任教之初,有热情,比较理想主义,期望向学生传授更多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初一学生刚入学,我就在家长会上,反复强调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也觉得重要,持续下来发现,家长的支持度、热忱度在不断衰减。经典诵读要求家长伴读,每天回家读10至20分钟传统文化经典的内容。从初一开始先后已经读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大学》,现在讲到《论语》第九篇。平时还补充一些古诗,还有每天一页纸的抄录。量不大,持之以恒,难。从初一到初二,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能保质保量每天监督孩子完成能写会背这个最初要求的家长,现在四分之一还不到。

  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其实受到各方面的挤压——学生、家长、还有整个教育的大环境,期望方方面面一开始就理解支持,这种可能性很小。

  学生学什么东西,通常家长都会问是否有用,考试考不考。初中不考文言文,有的家长一开始对国学和传统文化教育不理解,甚至向学校提意见,觉得没必要占用时间学这些东西。学生自身关键是考试的压力,每学期七八个科目,在数学、外语上花的时间比较多,花在语文上的时间有限。为了不与其他科目争时间,现在他将经典诵读化整为零,要求每天一页纸习字,早读10分钟,每节课前5分钟。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也能学到不少内容。

  当然有的学生对这些古文不感兴趣,有文字障碍,也有内容方面理解障碍,比如《论语》中关于孝的观念,孔子说,父母死要守孝三年。还有《弟子规》中也反反复复讲孝,讲服从,比如这一段:“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这一段有的学生也不理解,说守孝三年,耽误时间太多了;不吃肉,缺营养,太愚了。这时就需要老师的解释辅导。我对学生说,经典阐述的是谨慎对待人的死亡的态度,思考父母的恩德,这最为重要,其意义并不是在于恪守形式、不食酒肉,而是内心当中的状态。

  有时会联系贯通起来,讲一些相关内容。比如,上面讲到孝的时候,我让学生参看《孝经》十五章……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感到经典所讲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是相关的。

  有的学生一开始理解尊敬家长,帮着做顿饭、干点活,就行了。还有的学生上课睡觉,课间的时候,我就拿来一句经典中有关改正错误的句子来读,子贡说,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然后提问上课睡觉的学生……这样点点滴滴地讲,并力争将这些东西慢慢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时间长了,家长会感到这对学生做人、写作都有帮助。

  在我看来,国学教育最大的障碍并不在学生不懂语言和内容,而在于教育环境处在比较实用和功利主义的状态。经典学习很难在当时立竿见影,要在长期积淀,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后,才会发现讲过的这些东西,对人生有帮助。在采访中,于晓冰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国学教育:越早越好,孩子越小学习就越好。到了高中,思维已经定型,真正入脑入心就没有可能了。他说,他们班学生曾经流传过一个对联很有意思,上联是“学语文左耳听右耳冒”,他自己对的下联是“读诗书羞为名耻为利”,而另一个别人对的下联,他觉得更好“诵经典出于口入于心”。中小学生经典学习的方法,一开始就是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最后定能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我自己喜爱传统文化,也热爱教育事业,当一天和尚撞响一天钟吧,无论多么难,多么琐碎,我自己还是希望把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教育坚持下去。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坚持下去

  宋和荣是于晓冰班上的女生,今年14岁。于晓冰介绍说,她是班级里面坚持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最好的一个,家长也一直支持配合。当天晚上,记者挂通了宋和荣家的电话,一个温柔和悦的声音响起,接电话的是宋和荣的妈妈马女士,她在一个政府机关工作。她说,如果不是老师这么千方百计,很难坚持下去。老师的方法、引导、鼓励、点点滴滴的努力,特别重要!

  有一天孩子拿回来一堆空奖状,晚上用毛笔认认真真地写起来。我心里奇怪,什么奖状要小孩子来写啊。凑近一看,更不懂了,“善相劝”奖、“予以多”奖?这是什么奖,从来没听说过。孩子解释好半天我才明白,善相劝奖是A做了好事,B得奖,因为是B劝他做的。“予以多”奖也是奖励帮助别人的人。这两个奖都是他们班主任于晓冰自己设立的,还有古诗词背诵评比,老师自己破费买奖品给学生。

  于老师的经典诵读要求家长督促,检查孩子会读会背,然后在上面签字。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读得琅琅上口了,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家长,形成了一种氛围。于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固定用毛笔写一页纸,固定背一篇。每个月底,他都将学生写字的活页汇集在一起,给每个人订成一册。一年半的时间,已订了十二三册。不仅背和写还让学生写读书笔记。

  老师的苦心,渐渐地使我们家长也理解了:千万百计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孩子养成习惯。有了这种习惯、这种坚持,一天天地积累,孩子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的底蕴自然随之增长。

  刚开始的时候,也有的家长不支持,甚至向学校提出来把于老师换掉。我知道,他是咬着牙、顶着压力去做的。我特别尊敬于老师,现在难得的是他这种视教育为生命的老师,用他自己的话说,当一天和尚撞响一天钟。

  也听到过孩子回家说,有的同学作业没做完,经典诵读就没写也没背。我倒是习惯了,每天都要检查她有没有完成这部分。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个人觉得在这上面花工夫,值。语言表达、读书有益孩子一生,这比分数重要。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这样才不枉做中国人。

  传统文化教育进入中小学的主要困难何在

  记者随后采访了一耽学堂总干事逄飞。他从事传统文化的公益教育多年,他认为,对学生来说,传统文化教育越早进行越好。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进入中小学,阻碍主要来自三方面。

  其一是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每个学校的学生“正课”的任务都很重,时间安排得很满,一耽学堂去一些学校作免费的公益性的传统文化讲座的时候,有时只能占用学生的劳动课时间。也有的学校校长说,我们很乐意你们来讲课,可是时间不好安排,只能另外增加课程设置。这样时间长了,次数多了,有难度。

  其二是传统教育对语文课的定位有问题,导致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

  我个人认为,语文不同于数学、外语等其他科目,不是与它们并列的科目教育,也不能够按照科目教育来定位和设计。语文教育是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历史教育,历史教育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生命教育。所以必须从生命教育的高度来理解语文教育。

  我们现有的传统教育,只重在语言和文字层面,而忽略了语境的层面,只有在文化中才会有体悟和领会,才会有创新,我们不能片面对待,传统文化应是基础语文教育开展的主要背景和主要资源。

  在我们现在的中小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语言差异不应是主要障碍。语言是先人遗存下来的生命,是我们自己生命由之而来的一个源头,只有在那里我们找到丢失和缺少的生命中某些环节。语言是生命的线索,是血和肉的烙印、印迹。生命的线索帮助人建立人的秩序,内心信仰秩序无法建立的时候,语言提供得最多、最根本,作用最大、最持久。

  另外,师资素质也非常重要。我们在清华附小等一些学校作过问卷调查,现在很多家长期望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有一些学生期望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接触传统文化,这就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挑战。现在像于晓冰这样自身热爱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又乐于奉献的教师太少了。

  还有,老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应当重新理解。真正的老师是真正的学生,学就是找到生命的方向,看到人身上可学习之处。要求老师既要教学生语言,也要对现代生活世界有一个通达的理解,从学生身上学习,老师的生命处在一个宽广的时空状态,孩子在其中才能得到生命的成长。

  原载《中国教育报》转自人民网(J-03)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