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国神探赵成文复原吴承恩头像遭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09:24 北方热线

  日前,一张《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复原图迅速传遍网络。这张复原图是中国刑警学院首席教授赵成文根据一个头骨复原的,同时被他复原的还有吴承恩的两位夫人。对于赵教授的复原,网友似乎并不感冒,一位网友直言不讳:“感觉那个时代都用上洗面奶了,长那么白,吴承恩是个黑人也说不定。”那么,500年前的吴承恩及其两位夫人的头颅骨是如何认定的?我们又凭什么就相信吴承恩长的就是赵教授复原的那样?带着疑问,记者拨通了赵成文的电话。

  质疑一:如何认定头骨是吴承恩的?

  针对这一质疑,赵成文说,吴承恩墓地的位置既无文字记载,也没有后人传言,因此,长久以来一直是大家十分关心而又无法破解的谜。

  1975年1月,在江苏淮安二堡村发现了吴承恩为其父亲吴菊翁亲笔题写的墓志铭,这是调查吴承恩的墓地的一个重要线索。根据墓志铭的内容以及对吴承恩诗文的分析,考古人员断定吴承恩的墓地很可能就在附近。

  然而,等专家组赶到当地,许多群众却反映,吴承恩的墓地的确在江苏淮安二堡村,但他的棺材已被盗墓贼挖掉,其具体的位置仍然无法确定。

  结果一块儿棺材板最终揭开了谜底。离二堡村不远有一所名为马甸的中学曾经为了做桌椅门窗,从二堡村大队买了一口棺材,木匠把棺材板改制成门窗桌椅的过程中,发现棺木上刻有“荆府纪善”四个字,但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四个字的意义所在。

  1981年,淮安县(今楚州区)政府派人调查吴承恩的墓地,他们找到那所中学,老师们证实确有其事,但棺材已被改制为门窗,上面有字,大家只记得有一个“吴”字。

  正当线索再次中断之时,一位姓吴的木匠提供了重要信息。原来他就是用这块棺材改制门窗的当事人。据吴木匠回忆,棺材买来时,因为上面有“吴”字,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是他们吴家的老祖宗,他信以为真,将用剩的半截前档板也就是有字的那部分拿回家藏了起来。等吴木匠找来那半截档板,发现果然有“荆府纪善”四个字,断处为第五个字的开头,似为“射”字。

  明代淮安人任过纪善一职者有四人:芮镐、潘蔓、蔡翰臣、吴承恩。而于长兴解任后有荆府纪善之补的惟有吴承恩。至此,可以断定,这口棺材是吴承恩的棺材。

  调查组找到当时的盗墓人,在盗墓人的指引下,在发现吴翁父亲碑文100米左右的地方,挖出了装在一口缸里的三个头颅骨。这便是吴承恩及其大小夫人的头颅骨。

  赵成文告诉记者,2004年,他第三次到达淮安时,曾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找到马甸中学,了解当年卖吴承恩棺木板做桌椅的情景,以及“荆府纪善”四个字的来历和吴承恩颅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虽然这些都只是推断,但都是有理有据的推断,应该是可信的。”赵教授说道。

  质疑二:为何要选那样的五官,有何依据?

  一位叫zhulinghangli的网友这样说:“我对这种貌似科学的头骨复原图抱强烈质疑态度。从常识判断,人的容貌很大程度上取决五官,光是其中眼睛的形状、大小和凸凹程度等就千差万别。人体头骨在眼睛的部分不就是两个黑框吗,据此,复原出主人生前真实的眼睛,这其中臆测的成分有多么大啊!就如某些报道中神探是通过拜读吴翁的著作,还三次自费到他的故居最后才确定了眼神一样,清楚地说明了人像复原中科学程度的多寡。更何况还有鼻子嘴唇等,每一个细微变化就足以影响人的容貌,否则很难解释,中国人那么多,要找到两个长得像的很难。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复原出的人像与真实的人像恐怕相差太大了。我相信如果请另一神探来复原恐怕该是另一番模样了吧!”

  带着网友的疑问,记者向赵成文教授提出了质疑。

  北京科技报:仅仅依靠从颅骨上提取的一些基本线条,如何就能确定一个人面部的细微特征呢?

  赵成文:“人类的面貌纵使千差万别,但仍然存在一些规律性,因人种、地域、年代的不同而不同。从颅骨上提取一些基本信息,就可以确定五官的位置、长度、宽度、大小,根据眼孔、鼻骨的形状可以确定眼睛、鼻子类型,然后依据70年龄段老人的一般面部特征,运用电脑技术,结合手工描绘,便可复原出一张鲜活的面容。”

  北京科技报:这样复原出的古人头像会不会存在较大的相似性?

  赵成文:我目前复原出的头像还没有相似的。其实,除掉头发、胡须、衣饰等外部装饰,在常人看来,很多人都长的挺相似的。

  北京科技报:从一个颅骨如何能复原出多张不同年龄段的头像呢?

  赵成文:这就充分应用了人类发展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一个人从年轻到年老,面部容貌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我们进行大量科研,摸索出这种规律性,然后建成数据库,通过电脑软件,根据一张头像便可以绘制出一个人不同年龄段的相貌。这比通过颅骨来复原头像要容易一些。

  质疑三:“三庭五眼”能确定一个人面部的细部?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人类学实验室的林雪川长期从事古人人像复原工作。他说,自己对赵教授的复原过程和方法并不了解,但看了报道,有两点疑问:

  林雪川:将颅骨放在桌子上,没有颈部,这是一个仰头的姿势,与人正常状态下的姿势不一样,从这个仰头的颅骨上提取线条信息并不准确。

  赵成文:事实上,我们在进行测量时是有特定的支架的,也会选取一定的角度,在这个方面我们是考虑很周全的。

  林雪川:从报道中看,依据的理论只有“三庭五眼”,这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基本比例关系,而人的面部比例是细微复杂的,从这一点看似乎并不科学。

  赵成文:“三庭五眼”确实只是一个基本的比例关系,但我们并不是仅仅依据这一个理论。我们通过科研得出了非常多的常规数据和统计结果,将它们建成数据库,开发出“警星CCK—Ⅲ”软件,用电脑辅助处理。另外,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拿到颅骨就能想到它长什么样,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来源:新华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