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于学习成绩过度关注 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失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03:39 海南新闻网 | |||
学习不应成为孩子心里的“泰山”。 记者 陈德雄 摄 海南新闻网5月31日消息:省教育资源研究发展中心家庭教育研究室主任张正标今天表示:学生,仅仅是孩子的一个角色,而不是生活的全部,以学习的重要性来否定孩子其他 在调查问卷中,记者发现超过50%的六年级学生在补习班度过周末,三、五年级的小学生周末上补习班的也超过了1/3以上,而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可以自己安排周末。 记者从省教育资源研究发展中心了解到,在他们近期举办的一次调查活动中,家长们不约而同对孩子的学习投以极高的关注度,不仅高达89.8%的家长亲自为孩子辅导功课,97.5%的家长查阅过孩子的作业和试卷,而且家长们的困惑八成都与孩子的学业有关,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家长们对他们的满意度。 海口市二十八小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说,他的孩子每周末都要补习文化课,周三和周五晚上要练习电子琴和舞蹈,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学习不好的孩子以后很难有好的出路,孩子年纪小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那么当家长的肯定就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校长张莹告诉记者,在学校老师把学生当作孩子,但是很多家长却没有把孩子当作孩子来对待!一味地强调学习会让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一些学生高考过后把自己所有的教科书统统烧掉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张正标也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现在分工不明,职责不清,不少家庭没有做好“份内事”。家庭对少年儿童学习成绩超乎寻常的关注,使得孩子们接受的教育要么是交叉重复的,要么是残缺不全的,孩子们顶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过早脱离天真的生活,容易造成心理失衡、道德失范。 在采访中,一些老师和家长乐观地认为,学习像橡皮泥一样,可以培养出自己所需的各类人才。心理学研究则认为,健康的人生应该是自然年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精神年龄、社会年龄和谐发展。对某一方面的过度强调以及或迟或早的开发,都会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 “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老是想着让我学习,很约束。”下午放学的时候,一名小学六年级女生的话马上引来了其他同学的附和赞同。作者:耿晶 罗新梅 廖力平 陈德雄来源: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张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