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最近研究证明:爱因斯坦的大脑果然与众不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20:25 北方热线

  爱因斯坦晚年频遭挫败

  本报综合报道 爱因斯坦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早年成名,似乎一路坦途。然而,一批以前从未面世的手稿和书信却显示,爱因斯坦晚年苦苦探求新的物理理论而一无所获,内心承受着巨大的挫败感,而数学知识方面的不足更是让他感到捉襟见肘。

  手稿和信件下月将出售

  有关爱因斯坦晚年生活的一批手稿和信件将于下月在伦敦出售,售价150万美元。这15份手稿和33封信写于1933年至1954年间,这些文件显示,在1916年凭广义相对论一举成名、奠定在科学界的泰斗地位之后,爱因斯坦曾有好多年深陷挫败感中无法自拔,因为他无法用“一个伟大的适用于世间万物的理论”超越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从欧洲来到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后,脱离了主流物理界,开始苦苦寻求一个更通用、更简单的总理论框架——“统一场论”来描述整个世界,但是至死都没有完成心愿。

  位于美国加州的B&L 路腾博格图书公司负责这批手稿和书信的销售。该公司负责人霍华德·路腾博格说:“当时,他的许多同事——那些理论物理学家们感觉他完全脱离了正常研究轨道,因此对他的想法根本不认真对待。”

  晚年在孤独中探索

  有关爱因斯坦早期工作以及社会和政治观点的手稿较为常见,而这批文献资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展现了爱因斯坦晚年在孤独中探索真理的心路历程。然而,爱因斯坦晚年在美国的研究对于当代几乎没什么影响,而且他也从未证实自己心目中那个统领一切的总理论——“统一场论”。今天,“统一场论”仍然是物理学家们所苦苦追求的最高目标。

  数学助手收藏珍贵手稿

  这批珍贵的手稿和信件是由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的同事恩斯特·盖博·施特劳斯所收藏的。施特劳斯当时是一名年轻的数学家,被爱因斯坦挑中做了他的助手。

  “许多人认为爱因斯坦是数学天才——他其实不是。”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物理学家戴维·麦克马兰说。麦克马兰说,爱因斯坦在研究的早期也非常倚重一些才华横溢的数学家,而“施特劳斯在数学方面的鉴别力给了爱因斯坦证实自己对宇宙的直觉认识的一个框架。”麦克马兰说,晚年没有任何实际的科学进展对爱因斯坦来说很不容易。“我的确认为爱因斯坦四处摸索而毫无头绪这一点颇耐人寻味,从这些手稿和书信我们看到这位最伟大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苦苦挣扎,并且他不讳言这一事实。”

  手稿和书信首次面世

  在其中一封信中,施特劳斯批评了爱因斯坦对“统一场论”研究的思路,最后成功劝说爱因斯坦放弃沿着这个思路研究下去。英国诺丁汉大学物理学家彼得·科勒斯表示:“跟爱因斯坦说‘看,这样做是错误的’需要真正的胆识。”

  这些手稿和书信是首次面世,从未被外界研究过,这是因为施特劳斯和他的家人自从这些文献存在起就一直保存在家中。在施特劳斯的妻子和儿子决定出售这些文献前,研究爱因斯坦的学者们甚至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这些文献资料讲述了两个科学家苦苦探求爱因斯坦所谓的统领一切的总理论——“统一场论”但是却无果而终的故事。

  不将文献拆开拍卖

  加州理工大学“爱因斯坦论文工程”的高级编辑蒂尔曼·索耶说:“这是我们很少了解到的爱因斯坦生活的一部分。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时给人的整体印象是他被困在一个金笼子里,跟主流物理学脱节,做着一些深奥的数学演算。这些文献为人们绘制了关于爱因斯坦晚年生活的更详尽的画卷。”

  伦敦一位珍贵书籍和手稿鉴定专家西蒙·罗伯茨说,爱因斯坦的单份手稿在拍卖中一般可以拍到1万英镑至5万英镑,但是同时出售一批手稿价格比单独出售的合价要高。

  施特劳斯的家人决定不把这些文献拿去拍卖,因为拍卖意味着要将这些文献拆开。他们曾跟耶路撒冷的希伯伦大学联系,这里收藏着爱因斯坦的最多文献,但是该大学表示无法支付施特劳斯家人所希望的金额。

  这批文献的诱人之处在于:其中或许蕴藏着一些被爱因斯坦放弃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在今天或许仍有价值的观点。麦克马兰教授说,在手稿上随便写写画画一些方程式通常是形成一个思路前的必经方式,人们通常写完后就会丢弃,不过他表示:“既然是爱因斯坦的东西,让人感觉仿佛这些内容中还大有文章。”

  一批珍贵文献显示,爱因斯坦晚年苦苦探求新的物理理论而一无所获,内心承受着巨大的挫败感,而数学知识方面的不足更是让他感到捉襟见肘。来源:新华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