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80后”财富新生代引发教育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10:20 中国青年报

  李 婧

  见到25岁的PCPOP网首席执行官李想时,他的公司一片忙乱,所有的会议室都被腾出来接待面试者,李想准备继续扩大已有的100多人的团队,而他们2004年还显得空荡的公司变得拥挤不堪。李想说他已经在中关村一个新建的写字楼里租下了比现在大一倍的“新家”,马上就要搬家了。

  作为中国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PCPOP网的创始人,李想持有公司50%以上的股份,身家在1亿元以上,网站去年的营业额收入近两千万元,利润一千万元,取20倍的市盈率,市场价值两亿元。但李想的野心决不仅限于此,“今年的营业额要达到去年的2.5倍,明年要超过1亿元,然后2008年达到一个上市的标准,这是我们未来几年发展的一个方向。”

  这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8年前还是一个上不起网的高中生,当时一小时8元的上网费外加一小时4元的电话费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实在昂贵,后来上网费用降到只需一小时1元,他就是那时候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我一碰互联网马上就迷上了,当时很单纯,就是因为可以在网上跟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学习知识”。

  李想很快就开始做自己的IT资讯网站,网站的访问量很快就达到五六千人。当达到一万人时,就有广告商开始找他,要做广告,访问量一千次10元,‘我当时想,闲着也是闲着,就给他挂上了”。

  没有在意的李想两个月后收到了广告商6000元的付款,“我当时也很吃惊,这比我父母一个月加起来挣的还多。”不经意间挖到自己的第一桶金,本来心思就不在读书上的李想终于在高三毕业时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放弃考大学,自己创业。

  与李想同岁、同样靠互联网起家的康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CEO戴志康却是个从小和电脑泡到大的人。戴志康出生在大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戴光是大庆石油学院的博士后。还在上小学的戴志康没事就去鼓捣家里的电脑,从286到586,家里的电脑一次次为他升级,戴志康编程的本事也越来越高。

  2000年,戴志康竟然经过高考前一个月的突击准备考进一所知名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这让老师同学大跌眼镜。然而进入大学一年级后,戴志康便很少在学校,而是自己在外创业。“我当时在外面租了个月租300块钱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个小时都泡在电脑前面,闷头开发Discuz!”。

  Discuz!是一套能自动生成社区的软件,能让不懂技术的人也能管理自己设计的网络社区。刚开始研发时,戴志康并没打算以此创业,“我想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所以开始研发Discuz!时只是兴趣,就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但在研发过程中,当我产生以此挣钱的念头时,就不再想找工作了。”

  现在,Discuz!已经是社区软件领域的老大,戴志康也开始进行公司的转型,把产品免费供应给客户,转而从为客户提供服务中获取收入。这个仍习惯于吃学校食堂、穿地摊衣服却开着银灰色宝马的年轻人,谈起自己公司的发展方向头头是道,老练得让人有些超出想像。

  宽松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创业素质

  戴志康的办公室立着一个空空的书架,“我不喜欢看书,我认为书是用来查的,不是用来翻的,我讨厌被动地接收信息,我喜欢从生活中掘取信息”。戴志康的学习与常人理解的不同,他既不靠学校也不靠书本,而是从生活的细节中学习。经常和朋友聊天到凌晨的戴志康,从中“偷学”到不少东西。

  “另外,我喜欢独立思考。只有独立的人才会坚强。当遇到看似解决不了的困难时,不独立的人马上想到的是寻求帮助。但在一个商业社会里如果没有利益的关联,没有人会帮你,你获得了别人的帮助也就意味着自己商业利益的损失。”戴志康说,“再有,勇气和执著是创业必须的基本素质,而这两点独立的人很容易获得。”

  戴志康把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归功于家庭教育,“我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较西化,给我很大的空间。当然,父母同时也要我自己负责任,什么都靠自己,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伸手帮忙。而且我父母都是老师,每天和年轻人接触,心态也比较年轻。”

  戴志康的父亲戴光在向笔者总结他的教育方式时说,对孩子的培养不能限制得太死,要给孩子建议而不是命令,孩子觉得对的要采纳,要让他自己思考,不能给现成的答案,这样孩子才能有自信、有想法,不是一块只会跟着别人的木头。

  “我觉得戴志康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就,是他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大学里就有了自己的产品,他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别强,又有敢想敢干的冒险精神,还有就是这孩子是个踏踏实实干事的人,能容得下事、容得下人。”戴光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

  无独有偶,李想同样来自一个环境宽松的家庭,他也把自己最重要的创业素质归结为“独立思考和总结能力强”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我小学时父母给的是命令,初中时给的是建议,高中时是从朋友的角度提出参考,到了高中以后就是信任了。父母给了我很多独立思考的机会,我基本没有受过什么束缚。”李想说。

  财富新贵引发教育新思考

  “因为出了我们这样一批人而在社会上引起什么‘高等教育无用论’,纯属瞎扯。现实是大学里没有目标、随波逐流的人太多了,所以我们这样目标明确并坚持下来的人才显现出来。”没有上过大学的李想说。

  李想坦言,没有上大学的确是自己的一个遗憾,因为人生中缺少了一份体验。“如果你有明确的目标,大学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场所。但相对于上学来说,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有目标和方向。”

  李想把现在的大学生分为两类:毕业后可以挑单位的和毕业后“海投”简历也找不到工作的,“凡是可以挑单位的学生,绝对是从大一起就有明确的目标并一直为之努力。现在很多大学生或者是迷茫,或者虽有目标,但一遇到困难,就‘喜新厌旧’,常立志而不立长志。”

  上了重点大学却半路“逃跑”的戴志康这样看待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我考通信专业时本来以为会学到数字通信,接触到一些大型的交换机,结果到大三才学到收音机原理,大四才学了黑白电视机原理。大学的课程设置太落后于时代,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太脱节。”

  本身就是大学教授的戴光坦言,现在大学的课程设置的确存在滞后问题。“虽然现在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但很多老师和高校管理者的思维还停留在精英教育上。精英教育是细线条的,什么都要讲到,是培养理论家的,而大众教育是粗线条的,应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应该多一些应用性的东西。”

  清华大学科技园副主任、被誉为清华“创业之父”的罗建北认为,像戴志康、李想这样的人,在现有的大学体系中很难培养出来,因为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很难把创业所需的一些素质加入到教学中,“创业素质的培养和应试教育就是一对矛盾,因为你要学生多了解社会,从而发现市场的需求和商机,这都需要时间来实践,那考试怎么办?”

  原载《中国青年报》(J-03)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