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上海学前教育供求稳定质量提升为孩子“可持续发展”奠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8:20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讯(记者苏军通讯员焦苇)0至3岁教育得到延伸,学龄前三年教育质量提高。记者昨天从市教委获悉,上海已基本普及学龄前三年的教育,2005年,3-6岁在园儿童为28.7万人,入园率达95%以上,基本满足了市民对幼儿教育的需求。

  上海十分重视学前教育,通过政策加以引导,使学前教育在供求上得到满足,在质量上得到提升。市政府很早就提出,凡统建、自建住房要按建筑面积的千分之十二配置幼儿

园,按建筑面积千分之八配置托儿所。托幼园所建成后作为国有资产划归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教育系统用房予以统一管理。目前上海市0-6岁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基本形成,由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工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建设、财政、物价等相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分工负责。

  依靠多种力量,推进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目前上海学前教育形成了多元化办园的格局。本市社会力量办园的比例正逐渐上升。据2005年统计,全市1193所托幼园所中,社会力量办园占了42.75%,初步形成教育部门办园与社会力量办园间合理竞争的格局。

  随着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以多元文化融合为特征,学前教育与国内外教育文化的交流在不断扩大,如与英国“确保开端项目”合作,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学前教育合作等。

  与此同时,学前教育已下移自出生起,0——3岁婴幼儿的家长以及看护人员正通过多形式的早期教育服务得到科学育儿指导。一项“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的研究被确定为国家哲社“十五”重点课题,并涌现了一批成果。据统计,上海市0——3岁婴幼儿的家长和看护人员每年得到4次以上有质量的科学育儿指导,普及率已达80%左右。同时推进“育婴师”资格制度,提升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

  上海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启动了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的个体差异,在课程目标上更关注儿童终身的、可持续的发展,培养儿童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环境、勇敢自信,具有初步责任感;在活动的组织结构上,强调综合性、平衡性、选择性;在活动内容上,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强调开放性,注重良好环境的创设,使之具有互动性;在教育实施上,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儿童感性经验的积累,以活动、游戏为儿童的基本学习形式;在教育评价上,承认和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既了解儿童的现状,更关注他们的发展潜能,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目前,上海有优质幼儿园200多所,约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四分之一,并建立了幼儿园保教人员专业持证上岗制度。0-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已成为上海现代化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