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苏州“江南第一楼”升格“国保”罕见三刻具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10:0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苏州六月九日电(潘新新 黄莹)近期公布的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苏州新增十九处,其中民国年代的春在楼,典出苏州清代学者俞樾殿试名句“花落春仍在”而得名,大楼又因“无处不雕,无处不刻”,被誉称“江南第一楼”和“雕花楼”。

  一幢未足百年的近现代建筑升格为“国保”堪称特例,据文物专家姚勤德介绍,其奥秘主要它的门楼砖刻、大厅木刻、花园石刻,是中国罕见“三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春在楼的砖刻艺术主要集中在砖雕门楼上,上栏为“八仙上寿图”以喻“寿”;中栏为“鹿十景”以喻“禄”;下栏为“郭子仪拜寿”以喻“福”。三根望柱分别雕“福、禄、寿”三星座像,以示三星高照,恩泽万代。在不足三平方米范围内,雕刻人物近百个,砖雕画面达一百三十幅。

  大厅和东西厢房的落地长窗、短窗及花园的亭阁上分别雕刻全套“三国演义”“二十四孝”“二十八贤”“西厢记”的故事;前楼的悬廊和小姐亭上雕刻了二十四支竹节,寓意“节节高”,前后楼七十米长的花环装饰带上通体浅刻浮雕“福、云、铃”,寓意“万福流云”。

  春在楼石刻的图案分别有圆雕、浮雕、 浅浮雕、减地平面阴刻、凹面刻、阴线刻、素平等,材质取自于木渎金山,石刻技艺出自朱建祥、朱洪福之手。精湛的“砖、木、石”三刻艺术,典定了未满百年的民国春在楼升格“国保”的前提,也诠释了建筑艺术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真谛。

  文物专家称,春在楼的“三刻”艺术价值是一个静态的凝固的建筑艺术,而在这些艺术画面的深处却蕴含着绚丽多彩的内涵。它包含了“二十四孝、二十八贤、三国演义、西厢记、八仙过海、尧舜禅让、文王遇贤”等一百五十六只故事;春在楼木刻大小花篮一百零二只、凤凰一百七十二只、狮子九只,整幢大楼仅砖、木、石“三刻”画面达二千多幅,其它金雕、玻璃雕、彩绘、堆塑、花窗、花街铺地、匾额达八百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