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新述评:谨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重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1日08:42 中国新闻网

  

中新述评:谨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重视”

  6月10日,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上,黄道婆棉纺织技术乌(现称为泥泾手工纺织技艺)受到了参观者的关注。此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新社发 黄冬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海口六月十日电题:述评:谨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重视”

  作者黄英剑

  随着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布,目前各地又掀起了一股“遗产热”,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异常空前”。笔者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应谨防“过度重视”。

  说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人们往往会想到“拯救”一词。确实,许多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项目,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被逐渐遗忘,面临消失的危险境地。我们有责任予以重视和保护。

  然而,不少地方政府如今之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往往看重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价值”,而并非一心一意本着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角度出发。

  例如日前公布三个与端午节民俗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湖北省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湖南省汨罗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市“苏州端午习俗”。但是平等共享端午节,在市场经济中并不能够实现,于是出现了对正宗端午节的争夺,苏州率先举行公祭伍子胥的大典。

  再如广东的凉茶,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立刻就有代表着企业利益的政府官员出面“背书”,称凉茶市场将由十九家企业垄断经营,而遍布大街小巷的凉茶店,则面临着被清洗的局面。

  更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用的却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套路。尤其是一些地方传统特色舞蹈与歌曲,有被过度开发其商业价值之嫌。只要有利用的价值,不论档次,标准好坏、规范与否,都可任其泛滥,以致在各种商业宣传活动中慢慢变质、变味。这与其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不如说是一种破坏。

  崖州民歌、儋州调声、黎族打柴舞、临高人偶戏等等,作为海南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信不仅绝大多数海南老百姓熟悉它们,众多外来游客也知一二。这得益于海南是个旅游大省,各种与旅游相关的宣传节庆活动较多,因此,这些传统歌曲、舞蹈戏剧之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容易被派上用场,以此彰显海南地方的风土人情。

  然而事实上,“喜欢的人多,懂的人少之又少”,如今,在当地真正会歌唱、会表演的百姓也难找了。这说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真正根植于人们生活当中。慢慢脱离培育的土壤,非物质文化遗产表面繁华,实质存在着传承与保护的隐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要让文化遗产真正有一个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而非强加“利用”,应当避免把“利用”当成了“重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