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国高考向何处去:从科学发展观看中国高考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09:34 中国青年报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潘懋元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中国的大规模统一考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曾起过积极的、进步的作用。隋唐开端的科举考试,在一千三百年前,比“九品中正”的荐举制度是开明的、公正的,因而在当时对政治、文化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半个世纪前的20世纪50年代,实施全国统一高考,曾起过选拔优秀高中生以培养精英人才的作用;70年代末恢复高考

,对比“文革”期间的“推荐上学”,是拨乱反正,让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近代,当维新运动开始引进新学以推动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新时,科举制的禁锢、空疏就成为阻碍文明进步的礁石,不得不予以废止;今天,当知识经济时代来临,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当社会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人才时,统一的、单一的高考制度,已不能起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相反,成为阻碍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难以逾越的障碍。高考变革,势在必行。

  中国的统一高考制度,已形成一套相当完整而牢固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况且还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变革不能像100年前废止科举制那样,遽尔取消高考。当今中国的高考改革,只能采取渐进方式,朝着既定目标,对高考的体制、机制与管理,全方位地、经过试点后逐步推进。因此,确定体制、机制、管理改革的目标十分重要。

  经过几年来的讨论,有些比较明确的目标,可以进一步讨论,以取得理论界与实践者大多数人的共识。例如,体制上的改革,从统一、单一的高考制度转变为多样化的招生制度。除通过考试录取招生外,还可以扩大或开辟其他招生渠道,如保送、免试、申请注册、按定单招生等。在运行机制上,从统一高考转变为统一测试与学校、考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由政府部门办考转变为中介机构统一测试,提供学校作为录取的参考,学校对不同的专业,还可以加试有关的科目;考生也可以从多种科目“套餐”中选择自己认为较有把握的科目“套餐”应试。特别是在管理方面,政府部门应从主办、包办转变为服务、协调与监督;政府部门下达指标,学校自主招生;取消统一的分级划线,如此等等。

  所有体制、机制、管理的改革,都必须以转变思想为先导。即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按照“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观、多样化的现代人才观,以及适应性的考试功能观来指导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变革。特别是要转变对高考制度改革起制约作用的高考功能观,要从选拔性功能转变为适应性功能。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考的功能已经不再只是选拔优秀人才,而是高校与学生,通过考试及其他方式,进行双向互动选择。高校根据所设专业的层次、类型选择合适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性向,以及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高校与专业。为国育才与主体价值是可以也应当结合的,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是一致的。

  最后,重复说一句:在这么大的国家中,面向数百万考生的高考改革,一定要通过理论论证和实践试点,行之有效,逐步推进,逐渐完善。2002年广西所提出的统一与选择相结合、分类型高考的尝试;2005年上海三所民办高校(今年增为六所)联合提前独立招考和复旦、交大部分自主招生,都是值得重视的尝试。

  原载《光明日报》转自新华网(J-0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