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营随常环境,建规律生活,怀渴望心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10:09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中考已处“临战”状态,大规模的知识的复习、做题训练已基本完成,正处于一种“提高”与“保温”的阶段,所以,对知识的复习已渐处于一种较次要的地位,而临考的心理调适与状态调整则渐处于较重要的地位。

  营造“一切随常”的环境

  近几年,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都有一种“重视过度”之嫌。从大的方面讲,这不仅对平常的教育与考试的正常发展带来不利,也使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使得教育越来越走入一种怪圈;从小的方面讲,也会影响到眼前的家长与学生们的心理,也有碍于考生们的正常发挥。因而,在这临考之际,能保持低调,是当前对社会的一种希望,一种需要;同时,给孩子营造一个一贯如常的平静的环境,又是对家庭的一种希望,一种需要。

  可能一些有心的父母们很早就有了给孩子营造这样环境的意识了。从饮食、起居,到家庭生活节奏的安排,都有了较为合理的安排,甚至都已养成了一种习惯了,那就再好不过了。此时的临考之际,不需要再去改变它,也无需任何的“过分温馨”。在与孩子的交流上,除了适当地提醒一下,也不必天天都要去叮嘱,也不要今天报告这个消息,明天带回那个“经验”什么的,天天都“神经兮兮”的,这样不仅不会取得什么效果,反而会制造出一种紧张气氛来,在“帮倒忙”。所以,此时,家长们保持言行、举止的平和与平稳很重要的。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们对孩子的中考牵挂肯定是有的,但挂念要留在心里,不妨采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态度。特别在这一段时间里,父母及其他家人,都应尽量避免“情绪波动”,创一个平常而又平和的家庭氛围来。

  适度放缓节奏,放松心情

  经历了前面很长一段时间的“高强度”的复习之后,同学们或多或少会有一点“疲惫”,此时放缓一下,放松一下,平静一下,调整一下很有必要,以达到恢复的目的,并促成下一次的良好状态的出现。前一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知识已背记了不少,各类题型的题目也训练了不少,应该说是够系统的了。此时的同学们不必再为这一课没复习好、那一个题目印象又没不深了而忧虑,因为此时不再是具体而微的探究了,而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去把握,没必要为每一个细节而担心、焦虑。也就是说,在以前系统的复习当中要细致,要到位,力争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而现在真正到了临考阶段时,则就要“抓大放小”了,要大度、从容了,要有一种能“拿得起,放得下”的心理。

  此时,强化识记与大量的训练应该说可以放缓或结束,代之而来的是“浏览”、“默想”。浏览,仍是对概念性的东西和要记忆性的知识点的温故,只不过是在以前复习的基础上的再重温,是一种防止遗忘的温习,是为考试做“预热”的一个过程。而默想,则是撇开书本的闭目沉思,是对复习过的知识的一种“全局式”的回忆,是一种在头脑中对知识点的概括与归纳的梳理过程——如某一学科有哪些“知识块”,每一块又有哪些“知识点”,相应的点中又有哪些代表性的题型或题目等,形成一条数据“链”。这样的“闭目送养神”式的回顾,既可让人得到适当的休息,又是将对复习过的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这两个方面除了是知识复习的继续外,还是一种心理调适——让快速的节奏得以放缓,让紧张的心情得以放松,但又不至于出现因完全放下而“低迷”与“怠惰”。

  调整作息时间,形成规律生活

  前一阶段的复习——远的甚至可以追溯到进入初三以来——同学们的生活就打破了“常规”,紧张自不必说,更多的可能还是生活处于一种“随意性”的状态中。而在临考之际,当需要提前调整,以恢复到正常状态,为的是能以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出现在中考的考场上。建议早上5:30左右起床,洗漱、早餐后便可投入“工作”,或浏览温故,或适当训练;晚上则力争在10:30前能上床,或直接休息,或在“默想”回顾中进入梦乡;中午则力争养成午睡的习惯,能达到1个小时左右的睡眠为佳。此时,千万不可再打“疲劳战”“持久战”。假如现在能形成有一定规律的生活,这样与中考的节奏保持一致,就容易培养一种平稳的心态、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使真正进入考试时,身心能调整到一种较佳的状态上来。

  带着微微的渴望去等待

  上面所说的,在考试中能保持一种自然、平和的心态是再好不过的了。可面对即将到来的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再加上刚刚过去的“高考”的感染与社会热度的影响,同学们的心理势必会有一些波动,比如激动。这也不要为此过多担心,甚至还可以视为一种“利”来。同学们想想,三年来的辛苦就将在这三天中“了结”,该还给我们一个好好歇息的暑假了,哪一位同学不盼望着呢?还有,自己一直都在努力着,拼搏着,辛苦了这么长时间,流下了这么多汗水,谁没有一种想得到某种东西的心理呢?还有,进入初中,终于体会到了竞争的滋味,三年来在与同学们的“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较量中,或有了不少的喜悦,也或有了不少的伤痛,那么最后一次的真正的较量中,谁没有一种再比试一下的渴望?谁又没有想着再来检验一下自己、证明一下自己呢?“中考,我已准备好了,你快来吧!”积蓄着这种渴望,岂不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高扬的热情,一份难得的动力吗?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 马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