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帮助贫困生:"我们只是授之以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07:52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李丽)本报的第11期爱心驿站贫困生名单刚刊登出来,就纷纷有爱心人士打电话过来询问如何结对子,两天之内,所有刊登的贫困生都有人资助了。

  “我们只是授之以鱼”

  隆安县城厢镇敏阳初中的苏校长平均每天都要接听10多个爱心人士的电话,都是了解爱心驿站刊登出来的贫困生的情况。其中有几个爱心人士得知学生家境十分贫寒后,打完电话就给结对子的同学寄钱过去。学校为了管好这些钱款,便开了一个爱心账户,受助学生需要交学费或补充生活费时,就从爱心账户里划拨,并会给爱心人士提供一份账目明细表。

  有些爱心人士认为,在农村,女孩子上学的机会要比男孩子少,在得知第11期刊登的几名女学生成绩优异,家庭困难后,都表示愿意一直资助这几名同学读到高中、大学。苏校长在对爱心人士一一表达谢意之后,爱心人士蒙先生还反过来答谢苏校长说:“我们现在所能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至多只能称是‘授之以鱼’,而要真正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关键还要靠老师‘授人以渔’啊。”

  传递爱心相互感染

  6月12日晚,记者在对第11期爱心驿站的结队情况进行回访时,听到不少爱心人士的小故事。蒙先生是学医出身的,做了几年医生后改了行。他在大学学医时的一堂人体解剖课上,老师指着一家属捐献过来的遗体,惋惜地说:“要是能有1万元医药费,就能救回这年仅15岁姑娘的年轻生命。”这件事也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情弦。自从那以后,他暗下决心,日后只要自己条件允许,要尽可能地帮助别人。

  另一位爱心人士马先生,自从本报的爱心驿站推出来后,他每期都留意,从中选取一些家境比较困难,且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资助。因为对爱心驿站的操作流程很熟悉,6月7日的爱心驿站一推出,他又瞄准了163号同学,并火速打电话,与校长取得联系,把这名同学“抢”到手,紧接着,他又把1000元钱汇到敏阳初中的爱心账户里。记者了解到,这已是他在本报爱心驿站中结成的第三对助学对子。只要平日有空闲,马先生都会买些文具等学习用品,去看望前面两个结对子的学生。

  马先生不但自己资助贫困学生,还拉身边的朋友,加入到爱心驿站的行列中。在第11期的爱心驿站结对子助学中,马先生还促成了朋友黄先生与155号同学结成了对子。他们俩还商量着,这个周末开车去看结对子的学生。

  为爱心驿站“出谋划策”

  容先生跟162号同学周妹花结成对子后,很快寄出了1000元钱。受助同学周妹花从苏校长那里要了爱心人士的电话后,即不及待地跟爱心人士说谢谢。容先生告诉记者,周妹花在跟他通电话时,很紧张,光顾着一个劲地说“谢谢”,他在电话这头就鼓励周妹花安心学习,心里不要背包袱,只要在他力所能及,一定会资助她上学的。

  闵女士一直都关注着本报的爱心驿站,在11期爱心驿站推出后,她资助了156号同学,并先期寄出了500元钱。她一直都比较关注着城市和农村一些没钱上学的孩子。她给记者推荐了目前两个民间的自发助学团体,讲述了这些助学团体在做结对助学时的一些管理模式和监督办法,如果能借鉴的话,爱心驿站可能会办得更红火,更有影响力。末了,她说了一个心愿:“如果早报的爱心驿站需要招募义工,那我一定要报名参加,我也想为那些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做点事情。”

  相关链接:爱心驿站上期结对情况

  本期贫困生名单(续6月7日第10版名单)编辑:王香菊作者:李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