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263名拖欠助学贷款大学生被媒体曝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14:27 红网

  6月10日,一份篇幅不大的银行公告使许多久未谋面的大学校友在一个尴尬的时空里重逢: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在媒体上对国家助学逾期贷款债务进行催收,涉及至少4所高校的263名毕业生。据了解,这也是河南省金融机构首次对此类贷款进行催收。

  该公告将最后期限定在6月底,到期后将对借款人“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

  ■通过媒体发布公告催收贷款

  按照平均每人欠款5000元计算,仅这263个人的欠款已经超过了131万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据金融机构人士透露,“欠款不还的远不止这些”。

  从公告上的身份证看,上世纪70年代生人、80年代生人居多。一位工行人士透露,有许多贷款是2000年发放的,按照大学本科四年计算,从毕业的2004年起就应开始还款,然而事实上,“有不少人办过贷款后就再也没有露过面。”

  记者试图通过银行和部分学校联系这些学生,但事与愿违。“学校现在也很难找到这些学生了。”一所院校学生贷款中心的老师说。目前学校也是通过各个院系发放名单找人催债,而对于银行来说,逃债学生一旦毕业,便如泥牛入海,音信皆无。在银行人士看来,通过媒体发布公告催收贷款,“不是逼急了,谁会出此下策!”

  ■目前贷款业务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据了解,仅郑州大学目前就有7000名学生申请了助学贷款,占到学生总数的17%;而在全省大学生中已经有12万人次申请了助学贷款,占到应贷学生的10%以上。

  一位在校生告诉记者,由于国家助学贷款的优惠政策,一些家境还过得去的学生包括买电脑这样的事也申请贷款。

  但是记者调查发现,显然,很多同学并没有对这个优惠政策的另一面———还款风险予以充分考虑。正是这样,不仅使263名毕业生深陷尴尬,也使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这些贷款都是以前发放的。”据工行河南省分行人士介绍,目前这项业务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直接面对成千上万名大学生,银行缺乏有效的贷款管理手段,管理成本高,金融风险增大。”一位金融机构人士分析。客观上,银行通过助学贷款并不能取得较高收益。

  为了缓解大学生助学贷款难的状况,河南在全国率先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展了助学贷款业务,仅2005年就向全省83所高校的12.3万名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5.7亿元,发放量居全国前列,形成了全国知名的“河南模式”。

  “新的模式不等于银行没有风险,更不等于借钱的学生没有风险。”金融机构人士提醒,由于国开行的借款较之商业银行政策更加优惠,学生申请的积极性很高,“如果大学生不合理规划,将来就有可能酿成新的个人债务危机。”

  ■全国大学生欠贷金额超过30亿元

  据统计,在未能如约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诸多原因中,“就业困难或就业处境不佳”高居榜首,并成为一些大学生赖账的借口。据教育部今年3月7日公布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累计审批国家助学贷款学生206.8万人,合同金额172.7亿元。调查显示,有近20%的贷款毕业学生存在不还银行钱等违约现象,金额超过30亿元。但是某大学学贷中心的老师认为,“这些都不是理由。”

  “银行并非要求毕业生在毕业当年还清贷款,而是分三年还清。”以借款5000元为例,按照新的利率6.12%计算,三年的利息是1000元左右,连本带息6000元,平均一年2000元,一个月不到200元,“这负担能说很重吗?”

  “我们的所有数据已经和征信系统共享,”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人士表示。他提醒已借款的大学生,包括那些即将步入高校的学子,“善待自己的承诺,不要给人生留下污点。”据《河南日报》

  “河南模式”的核心:

  贷款风险、管理成本多家分担从1999年起,国家实行了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但是,这一政策推行极为缓慢。2003年,全国多数地方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处于停滞状态。2004年年底,国家开发银行介入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经与河南省教育厅反复磋商,并经国家银监会批准,最终形成了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成立河南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全省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各高校成立助学贷款管理机构,负责贷款受理、审核、合同签订、贷款本息回收等具体事宜。设定风险补偿金比例为14%,河南省财政和高校各负担一半。当一所高校贷款违约额高于风险补偿金时,补偿金不足部分由河南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高校和开发银行按比例分担;当贷款违约率低于14%时,将风险补偿金差额部分全部返还高校,作为奖励,使高校既有风险压力又有管理动力。

稿源:北京青年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