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名师点评昨日中考科目 数学看基础政治重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11:01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昨天是中考第2天,考试科目是数学和政治、历史(政、史合卷考查)。本报继续邀请南京晓庄学院附中(南京一中分校)的初三老师对试卷进行点评。

  数学:题型稳定,注重双基

  全卷共28题,按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难度系数在0.7左右。

  与去年相比,今年中考试题基本稳定,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论,非常成功。试卷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

  1、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整套试卷的结构、题型基本延续了前几年的试卷模型,试题靠近教材,无“偏、难、怪”题,难易层次安排合理,给学生答题时有“亲切感”,不会“望而生畏”。试卷中有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西瓜价格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使用于生活。注重对核心知识、核心技能的考查,体现了对学生数学素质、综合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重视。

  2、挖掘教材,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卷着重考查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了“大众数学”的思想,有利于考查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数与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等核心知识进行重点考查,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更加注重课本,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让教材发挥应有的考评价值。

  3、突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实际背景设置更加贴近现实。试卷中以实际生活为背景的试题比去年增多,将数学与生活的实际问题紧密相连,使数学更加生活化、社会化,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特征。如第27题将船航行与三角函数相结合,使人感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突出了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这些试题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关注社会生活经历,关注身边的数学,能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运用,在思维能力、价值观等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

  4、压轴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28题为图形折叠问题,能够真实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探究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设计合理,入手容易,但是得满分较难,需要较高的数学素养。

  历史:立足课本,重在理解

  今年的考题总体符合历史学科考查的要求。但出题人更注重与其它知识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理念。

  例如,选择题第34题,从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小故事来考查,要学生判定他发现的是哪个定律,不细心或者是对课本不熟悉的同学,还有可能会混淆A选择项(万有引力定律);而35题,考查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内容写出来,让学生辨别政治方面的内容是什么?这就要学生细心才能分别。

  其次,还注重历史知识的比较。例如,非选择题第一题,是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进行比较;而第二题是把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进行比较,一个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这种比较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综合应用。

  其三,更注重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例如,《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这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比较有名的两个文件,教师一般都强调过,但是放到一块来比较,稍不细心,就容易弄错,特别是问题的设计,第一问是“《独立宣言》发表于哪一年?”

  第二问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谁?”第三个问题又是“《人权宣言》是哪国资产阶级革命间颁布的?”这三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会把第三问答成美国,第四问是两个文件内容上的相同点,其实问题的答案就在材料上,但是不细心的同学还是习惯在课本上找,既耽误时间,还不太好比较。这确实是对学生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考查。再者,就是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比较,这题的问题设计很有趣,第一问是“新经济政策何时开始实施的?”第二问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这是课本上的原话,如果第一问判断不错,那这个不会有问题,而第三问是材料二上所说的大危机,它就不问时间,而是问在哪个国家首先爆发的?学生如果不摆脱前两个问题的定式,就有可能陷入第二个问题的延续,答成是苏联或苏俄。

  除此而外,这次的历史考查,还注意到历史图片的阅读和应用,应当说在历史考查,内容不要太多,难度系数控制在80%的情况之下,还要注重各个方面的内容,这确实难得。

  政治:侧重能力,体现课改

  今年是最后一年根据老教材命题,且是第一次和历史合场合卷。因此政治试卷保持了稳定,与2005年相比,考试范围、要求、题型及比例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变化,题目涉及的考点均在中考指导材料范围内。

  1、强调双基,注重对学科知识的考查。试卷虽然特别注重能力的考查,但所有试题都能在教材的基础知识和情境材料中找到相关结合点。命题回归教材,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基础知识上,在具体试题中,强调知识的应用性。例如:选择题20-25题有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基本民族政策、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等均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

  2、凸显社会热点,注重运用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时代性。试卷突出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教育意义。例如:第53题由儿子和妈妈“是否购买无氟冰箱”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以艰苦奋斗为荣”这两个热点问题。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教材重点的理解,而且考查了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在综合性上,既强调知识的综合、方法的综合、材料的结合,更加突出能力的综合,即强调学生要能在综合中运用、理解、分析、比较、判断、并解决实际问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预料之外,情理之中。”。

  3、以德育理念统领试卷,凸显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本试卷中既有本年度的重大时事热点例如十运会,神六的发射等;又有贴近生活实际的事例。例如第56题,由张某花钱购买黑车被交警处罚一事,同时摆出张某的困难和周围群众的态度。让学生去判断,去选择,坚持正确价值观念引导,引领学生感悟,从而形成学生应有的态度,情感和价值取向。

  4、强调开放、注重综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试卷以具体材料为背景,设计出形式多样的题型,在设问中给学生更多的作答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例如:第57题由中国引进的科学技术和取得的成就以及走出国门的成功例子作为背景,设计了两问,一、科教兴国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二、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履行受教育义务的。并在分值中增设了创意分,鼓励学生创新,允许并倡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态度灵活自由地去答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