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填报志愿要起承转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11:00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记者戚若予

  【金陵晚报报道】 填报高考志愿,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选择任何形式的高考志愿,就是在主体理念指导下,对众多可选客体的锁定或者放弃。如果考生或者家长有着明晰的理念(姑且不论其观点是否正确),选择就会显得容易些,因为只要符合你的理念你就锁定即可,但是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考虑,或者自相矛盾,或者一团乱麻,那么选择高考志愿

如同蒙目行路,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

  指导志愿填报的“理念”,应该包括对教育、升学、成才、兴趣、个性、就业等等重要问题的观念,显然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但是一届一届的考生填报志愿就是那么短短的几天,既要考虑实际操作还要注意志愿的命中率,这就要求考生及其家长将自己的理念转换成与之吻合的志愿选项,具体表现在对院校和专业的选定。

  在本报近期举办的2006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上,很多家长提问“填报志愿怎样才能形成台阶”,“院校、专业志愿如何拉开梯度”?“台阶”和“梯度”,讲的都是上下层次的关系。在高考志愿表上,无论是录取批次、平行志愿的A、B、C,还是院校下面的6个专业选项,在考生或者家长选报时大多会从“台阶”或者“梯度”的角度来思考、确定,其实填报高考志愿不仅仅是一个上下选项的问题。借用前人总结的作文之大法,包含着“起”、“承”、“转”、“合”四大因素。我以为可以用这个概念来指导选报高考志愿。用好了,可以大大提高考生志愿的命中率。

  什么是“起”?起就是指考生或者家长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的起点。我将这个“起点”叫做“最低目标”。选准高考志愿需要准确定位,定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最低目标。确定起点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个人成绩、家庭经济条件、学科兴趣爱好、升学指向甚至人生规划等等。前提不同,起点也不尽相同。例如有的人起点是本科,有的却是本科某名牌高校;有的人觉得“能上学就行,专科、民办都不拒”,有的人却将底线定在南京地区高校,外地不去。

  选择志愿,是在明确起点之后,再逐步向上延伸作出选择。起点有高有低,因人而异,关键是“实现的可能性”,要选择最为保险的目标作为起点。例如起点是“入学”,向上依次是“入学本科”、“入学南京本科高校”、“入学南京本科高校理想专业”……选择志愿时从低向高选,等待录取时从高往低盼。如果起点选择不慎,有可能“满盘皆输”。

  “承”是起点确定之后,在不同批次、不同档次、不同专业之间的志愿承接,即各批次志愿和前后志愿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高考志愿表上,院校有批次之分,专业有前后之别。看似分段割裂,实则相关相联。做好承接,主要是指较低、较后志愿对较高、较前志愿的保护。

  假如某考生达到了本一院校的省控线,但是其目标志愿学校门槛较高,放弃不忍,冲击又有风险。有效化解风险,就要靠后面志愿的“承接”,也就是用后面的志愿来做前面冲高志愿的保护。这种保护,可以是同批次的B、C志愿对A志愿的保护,可以是服从志愿对明晰志愿的保护,也可以是下一批次志愿对上一批次志愿的保护,还可以是缴费的民办高校志愿对公办院校志愿的保护。但有一点必须说明:并非所有批次列后的院校都比上批院校取分低,本二反超本一、专科反超本科的现象司空见惯。因此,用什么志愿来“承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转”,既是志愿选项上的转折,也是考生及其家长升学视野的转换,它的核心概念是“升学目标的多样性”。多样性既表现在地区选项上的“放眼全国”而不局限在“天南海北”,也表现在专业选项上的兼容并蓄而不拘泥于热门、名牌。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有一首“主打歌”,但是不能“一支曲子唱到底”,也就是要学会“转”。

  在选择志愿时,不少考生不懂得“转”、一条道走到黑。例如,所有专业志愿全是计算机科学,所有目标学校全在南京,就是明显的谬误。志愿讲座上有家长说:只想给孩子学通讯,其他“都不好”。这又是不懂得“转字诀”的显例,应该知道,同样的专业、特别是热门专业,在不同院校极有可能处在同样的位置,如果从上到下全部选择同一专业,那不仅混淆了起点,也起不到“承接”的作用。

  “合”是说选报志愿从思路到填表都要合理。我认为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对院校和专业的选择都应该出自理性,尽量不要受非理性的影响。什么是非理性的影响呢?例如盲目从众避“冷”逐“热”,过分迷恋名牌、重点,一味选择沿海大城市,片面地将专业选择等同于就业选择等等;还有按照所谓高校“排行榜”填报志愿,依托媒体所谓高校“预估线”来定位等等,都是非理性的,也是不合理的。

  “合”还是对前面所说的起点、承接、转折的呼应,这四者之间本身就应该合理。举例说:某考生将“起点”定在本科,但是在院校选项上一律选择南京(没有上下、批次等承接),在专业选项上多半锁定通讯电子类的“热门”(没有转折和延伸),那么自己和自己就打架了,也就谈不上“合理”。(编辑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