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浙江大学教授申报863成果涉嫌剽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16:11 新华网

  2005年11月29日,一封“对863计划——‘基于MEMS技术的天然气流量计实用化研究’项目申报负责人与申报材料的检举报告”从杭州市寄往科技部办公厅、监察局以及“863”计划监督委员会。该报告还同时递交浙江大学纪检部门。

  这封由杭州中矽微电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发出的检举报告称:国家863计划——“基于MEMS技术的天然气流量计实用化研究”项目负责人傅新、徐兵剽窃举报人公司的MEMS流量传
感器的测试数据及样片作为863计划申报材料,并作为其863项目验收以获得通过的关键性“研究成果”。

  据该报告描述:2005年9月19日国家863计划网站上正式公布“基于MEMS技术的天然气流量计实用化研究”课题通过验收。

  该课题验收通过的结论是——该课题成功研制了精度高、流阻小、量程宽的TMF热式流量计系列产品,产品应用前景广阔。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重点研究解决了硅膜与基体材料之间的高效绝热薄膜层材料和加工工艺,以及传感器表面抗腐蚀、耐磨损、低粘附性封装材料及封装工艺;适用于天然气计量的热式流量计供电模式、静压误差补偿、温度漂移、表面粘滞效应等关键技术及工艺问题;研制出热惯性低、频响高的芯片级传感器和高精度、大量程、低功耗的热式流量计产品。

  该结论中对传感器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及所谓关键“研究成果”的描述(黑体部分)都为本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MEMS流量传感器已经具有的基本特性(以发明专利证书及资料为证)。

  “本公司认为,该项目课题负责人剽窃本公司的MEMS流量传感器作为验收通过的内容,是弄虚作假的行为,与863计划鼓励创新的宗旨不符,也是侵犯我公司利益的行为。”

  是合作还是预谋?

  被举报人傅新是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浙大“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兵是浙江大学副教授,该实验室研究人员,是863计划——基于MEMS技术的天然气流量计实用化研究项目的申报人。虽然徐兵是该项目的申报人,可杭州中矽微电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矽微公司)执行董事朱立却认定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傅新是最主要的剽窃者。

  杭州中矽微公司是中国宝龙电子集团的子公司。宝龙集团是浙江省的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初,宝龙集团的合作者——涂相征教授负责的MEMS研发小组在美国硅谷成功做出第一片传感器芯片。集团随即于2004年6月设立杭州中矽微电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矽微公司)来进行MEMS产品的开发生产。

  涂相征从1984年就从事MEMS领域的研究,先后在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美国和台湾地区等著名的MEMS研究开发机构和生产厂商担任顾问。他在MEMS技术上已经取得美国发明专利15项,中国发明专利16项。中矽微公司成立后,涂教授所有与本项目有关的专利均已转入中矽公司。

  毕业于清华大学,又从美国硅谷回来的毛巨林是中矽微公司的总经理。他了解到傅新教授所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流体传动领域有较大影响力,谈好与其合作开发基于MEMS技术的气体流量计。涂相征教授也专程到该实验室进行了考察。2004年7月3日傅新以个人身份与杭州中矽微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开发意向书”,核心内容是:(1)中矽微向傅新课题组提供芯片,用于试验研究和开发工业级的气体质量流量计。(2)傅新课题组向中矽微提供试验结果和流量计相关技术。(3)中矽微拥有质量流量传感器芯片和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中矽微和傅新课题组共同拥有流量计的知识产权。(4)中矽微保证在工业级流量计取得经济效益时,按一定比例与傅新课题组分享。

  由此,双方开始使用中矽微提供的传感器芯片进行试验研究。毛巨林说,测试结果表明由中矽微提供的芯片性能明显优于傅新课题组所调研了解的国内外同类芯片。随后,傅新课题组安排了以谢海波博士为主的研究小组,专门开展针对该芯片应用到流量仪表上的二次电路模块研究。中矽微按试验的需要提供了35只芯片给傅新课题组。

  2004年浙江省科技厅组织6位专家(包括傅新)对中矽微公司的MEMS热式流量传感器进行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一直到2005年9月,中矽微方面认为双方的合作是顺利的。

  朱立和毛巨林在静静的等待着傅新课题组的实用化研究成果。2005年10月8日,国庆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中矽微公司的技术人员突然从科技部官方网站上看到了那则消息。朱、毛二人仔细研究该验收鉴定结论后认为:该项目取得成果的重点似乎不是流量计实用化上做的工作,而是研制成功了MEMS热式流量传感器芯片,其技术特点和指标和中矽微公司提供给傅新课题组的芯片完全相同。这个项目从标题上看是“×××流量计实用化研究”,如果不留意项目的重大成果内容,还不易发现其核心成果是从中矽微公司的核心技术中移花接木过来!

  朱立极其强烈的反应是:我们被傅新耍了!

  是剽窃还是自主研发?

  让毛巨林感到震惊的是:傅新是从事流体传动研究的,为何会在自己并没有专业知识、没有微电子技术基础的领域来伪造出一个芯片的重大成果?而且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完成。中矽微公司坚定地认为他们的MEMS传感器技术成果被剽窃了。

  中矽微公司很快就和傅新取得联系,并要求其作出说明。据朱立讲,2005年10月底,傅新来到其办公室,当面承认是用中矽微公司提供的芯片报了863项目,所有项目验收用到的流量计仪表和测试结果都是基于相同的芯片,傅新也特别强调:不是一开始就想利用中矽微公司的芯片技术成果,刚开始是想把项目局限于基于该芯片的实用化研究,但是863项目要求高,没有芯片这个核心技术没有办法通过863项目验收,后来才只好包装成浙大课题组自己研究出来的芯片核心技术。傅新说他当初考虑双方有合作关系,不是故意对中矽微公司的专利进行侵权,因此希望双方能够协商解决这个问题。中矽微公司明确提出要求:只要声明该863项目是应用了中矽微公司的基于MEMS热式流量传感器芯片,其它可以概不追究,双方可以继续合作。傅新说要考虑一下再给答复。

  中矽微公司在等待一个多月,没有傅新的答复和说明后,把检举材料递交浙江大学有关部门,请求调查。这时,傅新有点着急,主动约请朱立要和解。在浙江大学附近的咖啡馆,傅新带着他的学生谢海波与朱立、毛巨林再次沟通。朱立说,傅新终于承认原来的事实,但是希望不要公开声明该863项目是应用了中矽微公司的基于MEMS热式流量传感器芯片。因为该863项目已经验收通过,这和他承认在科技领域剽窃是一样的结果,还要牵累到一些在项目上帮助他的朋友。傅新提出他今后可以做任何事情来还中矽微公司的人情,包括声明863项目将不再用于产业化,声明中矽微公司的芯片更优于产品使用化等等。中矽微公司认为傅新的做法已严重侵犯了中矽微公司的知识产权,也不可能弥补公司的损失,因此没有答应傅新提出的和解意见。

  之后,中矽微公司通过律师正式向傅新课题组发函:终止双方合作关系,并要求归还提供给傅新课题组的芯片。同时,向科技部纪律检查部门反映傅新课题组在863项目中的重大问题。

  4月20日,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见到了“863计划——‘基于MEMS技术的天然气流量计实用化研究’项目”申报负责人徐兵副教授。他明确表示,该项目是他牵头的,是在学科带头人傅新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的。项目中涉及到的传感器芯片,是他们实验室自己研制的。他说,“我从没有和中矽微公司的人接触过,也不知道傅老师和他们有合作。”

  5月29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杭州见到了傅新教授。他带记者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并与记者交谈了一个多小时。

  当记者问及“你以个人名义而不是以浙大的名义与中矽公司合作,出于什么考虑,你当初看好中矽公司什么?”时,傅新表示,毛巨林找我谈时提出只与我个人合作,我觉得他们在代(加)工方面有一些渠道,做起来比较快,所以就答应了。

  谈到863项目中所引用传感器的数据来源时,傅新说:那些数据是我们自己研制的传感器的数据,与他们的无关。这是浙大的项目,与我跟他们合作的项目根本就是两回事。我们的实验室早就开始研究传感器了,比他们的要早。

  记者问,是不是因为你们自己的传感器没有中矽公司的先进,所以才跟他们合作?傅说,我们的传感器和他们的传感器当初都不是很成熟,都需要改进。相比较他们的还可以。

  记者问,争议发生后,你在与中矽公司的接触中,承认过你们申报的863项目是使用对方的成果吗?傅说,“我没有说过,你想我会那么说吗,承认是剽窃他们的,怎么可能呢?”

  记者又问,既然你不认为剽窃他们的成果,为什么要提出跟他们和解呢?傅说:提出和解是肯定有的。大家一块做这件事,如果半途而废,肯定是个失败。但是,他们提出了一些很不理智的要求,非要我给他们写个东西,说明一下在这个项目中引用了他们的技术数据,实际上根本没这事。

  记者问,你在提出和解时是不是说过可以把那个有争议的863项目科研经费给他们分一些?傅说:没有说过,要分也是对等分。

  记者说,据对方讲你还说过“你们把这事捅出去我就死定啦”之类的话。傅说:这样的话我没有说过。我是希望他们不要再来闹,因为这事情一旦闹起来,不管是真的假的,传出去对学校总是一个不好的事情。傅说,作为学术界的人,是特别在乎名声的。哪怕我是冤枉的,我要去向有关部门去解释,要打官司,最多也就是让他们给我道个歉。我这儿忙得要死,那有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

  谈到对方要求归还芯片的事,傅新说,芯片是谢海波领的,他跟我说大部分已归还了。少部分没归还是因为合作还没终止,还在使用期,不存在还的问题。

  傅新的这些说法,在朱立看来纯粹是狡辩。他说:事件发生后我们早就给他发了律师函提出终止合作,他不归还是因为他早就把我们的传感器用掉了,没东西可还。其实只要把他们自己搞的传感器和我们的进行对比测试,结论很快就有。朱立认为,从检举后的一味求饶到后来的死不认账,傅新的所作所为使人无法相信这是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的做派,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作风。至于傅新有没有学术造假行为,他的学生谢海波是最重要的知情人。记者曾要通谢海波的电话约他谈谈,但他没有露面。

  与傅新打交道最多的毛巨林感到十分懊恼,说起与傅新的合作,他感觉如同吞了个苍蝇。他认为,傅新拿上中矽微的传感器去配套研究流量计,并把传感器也说成是他研究开发的,这跟“汉芯5号”事件里的陈进把美国买来的芯片说成是他造的如出一辙。他也无法相信,傅新作为一个从国外

留学回来的高级专家,肩负着中国科研的重要使命,怎么可能连起码的诚信都没有呢?因此,他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调查,还中矽微或傅新一个清白。

  去年底,科技部派出调查组赴杭州就此事进行了调查。记者电话采访了负责此项调查的科技部一位姓王的处长,他说调查组成员已两赴杭州,目前还没有最终的结论。(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 张鲜堂)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