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发现”号返太空让美揪心 冒险飞行让NASA内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19:27 北方热线

  自从出了“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机毁人亡的悲剧,航天飞机的每一次发射都让美国人心有余悸。美国航空航天局17日宣布,将于7月1日发射“发现”号航天飞机。消息传出后,美国国内的争论就不断升温。人们没有忘记,在2005年的首次复飞中,“发现”号航天飞机就经历了一波三折的磨难,差点有去无回,使全世界都为之捏把汗。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表示,如果再次出现类似当年“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的悲剧,航天飞机计划将被彻底取消。

  “发现”号带着任务上天

  “发现”号此次任务包括测试改进后的航天飞机的安全性能,为国际空间站送去大量生活物资和设备,并将欧洲航天局的航天员托马斯·赖特尔送至空间站。

  发射将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7名机组人员几天前已在这里完成了发射前的最后演练测试工作。 机组指挥员史蒂夫·林赛称,7人中有两名是女性。这将是指挥员林赛的第四次太空飞行,目前大家对7月1日的飞行充满信心。但航空航天局同时也承认,他们并没有解决有关发射的所有安全问题。

  能否发射,美国国内仍在争执

  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意外解体坠毁,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事后的调查发现:绝热泡沫材料脱落是罪魁祸首。此后,美国修改了外挂燃料箱的设计。可是,2005年夏天,“发现”号重返太空时,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这增加了人们的担忧,也导致航天飞机计划一度被“叫停”,航空航天局对外挂燃料箱设计再做修改。

  上月底,100名专家还在肯尼迪航天中心举行了两天会议,专门讨论绝热泡沫脱落以及对航天飞机机体打击的可能性。航天飞机项目管理人员韦恩·黑尔在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科研人员已经对外挂燃料箱的设计做了“重大改善”。不过,黑尔提醒说,外挂燃料箱仍可能发生小块泡沫脱落的情况。在负责“发现”号的25名官员中,首席工程师和首席安全官员一直主张推迟发射,他们认为泡沫脱落问题仍没有解决,这有可能危及机组人员的生命。国际空间站任务副主管比尔·哲斯腾麦尔则说:“我认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止我们的发射。我不认为我们是在拿机组人员的生命冒险。”

  最终对此次飞行“拍板”的是航空航天局局长格里芬。格里芬强调说,这次发射不会对机组人员造成任何危险,因为航天员已经掌握了针对航天飞机的新的检查、维修方法和技术。如果出现意外,航天员可以暂时待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联盟”号太空飞船也会赶来提供帮助;航天员还可以对飞机进行维修,也可以等待第二架飞机“亚特兰蒂斯”号前来救援。格里芬希望通过这次发射研究绝热泡沫材料问题,搜集数据,以便以后使用更好的材料。他说:“如果我们要飞行,我们就不得不接受一些麻烦的危险。” “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委员会对航空航天局的做法进行了批评,称这是该局的“自满文化”在作怪。成员费恩曼说,在过去,航空航天局就喜欢夸大航天飞机的安全性,对灾难及事故隐患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

  再发生悲剧,将彻底叫停航天飞机计划

  格里芬同时表示,如果这次再发生悲剧性事件,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航天飞机计划将不得不终止。美国媒体评论说,如果此次计划成为悲剧,不仅整个计划要取消,而且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也会半途而废,甚至给人类太空探索也会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航天飞机之所以容易出事,是因为它为了极大提高运输能力而造得太复杂了,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例如,它里面有3500个重要的分系统和250万个零部件,只要其中的1个重要分系统或关键零部件失灵,就可能导致重大事故。

  另外,为了便于重复使用,其轨道器既要有适于在大气层中作高超音速、超音速、亚音速飞行和水平着陆的复杂气动外形,又要有能承受再入大气层时高温气动加热的防热系统,还在世界上首次装备了可重复使用50次的主发动机。这大大增加了技术难度和风险。

  航天飞机曾被美国捧得很高,似乎是“万能飞行器”,为此,美国甚至把火箭生产线都停下了,认为航天飞机不仅可以载人,还能替代火箭发射卫星。其实,很早就有人对航天飞机的安全性能提出过批评。一是航天飞机是人货混用,而不是像宇宙飞船那样分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所以用航天飞机发射卫星时需有数名航天员陪着上天,这样做既不经济也不安全;二是美国自认为其航天飞机安全性极高,所以没有采取安全救生措施,因为安装救生设备很麻烦。还有,最需要反思的就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总是把任务放在第一位,即把增加政治筹码、显示太空大国实力放在第一位。来源:新华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