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背范文是否高考捷径? 高考生引用材料雷同严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4日19:07 北方热线

  广东高考作文评卷工作现已结束。记者从高考评卷作文题组获悉:今年考生引用材料雷同严重,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提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作文评卷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50万份作文答卷中,引用材料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古人和古诗词,如李白、杜甫、陶渊明、苏轼等;二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使用率相当高,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考生用到这一材料;三是考生自己用心去感悟的材料,这部分

最少。该负责人分析,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与很多中学教导学生背诵材料、“机械式”备考有关。该负责人提醒学生:文章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用机械的材料来应对灵活多变的话题。

  专家还表示,今年的作文题与去年相比,出题的方式恰好相反:去年的作文题是没有引述材料,而提示语过于详尽;今年的作文题则是有引述材料,却没有提示语。有提示语的好处是帮助考生理解和把握话题;没提示语的好处是限制少了,但考生审题的难度也大了。

  评卷老师认为,从试卷来看,很多考生文章写得不深刻,表明学校对学生审题的训练要加强;平时学生哲理性思维能力显得比较弱,这跟现代流行的快餐文化有很大联系。比如说,很多人提到“感动中国的十个人物”,说丛飞是一个天使。但为什么说丛飞是一个天使呢?这个天使是怎样雕琢出来的?考生只有写出深层次的原因,文章才可能获高分。

  人物事迹几多“旧料”

  广东专家指出,近年高考作文评卷都发现,不少中学在指导学生作文时,都要求学生做很多的材料储备,什么历史人物、近现代名人等,要求学生将其经历背下来,到考场上去生搬硬套。今年广东高考作文,不少考生将司马迁、王昭君等人物事迹写了一堆,可就是不知怎样围绕命题的要求“入题”。有的考生从头到尾讲“做事情要有信念”,但文中既不提“天使”,也不讲“雕刻”,只是空谈理想,这明显是将考前储备的作文材料进行堆砌,显然是不行的。

  “背诵作文”易涉抄袭

  今年高考刚过,国内就有传媒质疑“背范文是否高考捷径”。福建一位资深高三语文教师称:“老师在高考前几天往往会根据往年作文来押当年作文的‘方向’,给学生提供思路、积累素材;学生背范文,从写作的角度看还是有价值的,古人不是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吗?”但范文应该“背而不套”,借鉴其题材和构思,若生搬硬套,则容易离题。他举例说,2005年福建高考就有一名考生作文涉嫌“照搬”四年前湘潭市一名学生的获奖习作;厦门也有高考作文高分者,事后被发现是抄袭的。 (记者康建)

  来源:羊城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