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不该让儿子去这趟美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13:14 大洋网

  采访者:孙瑞红

  受访者:马丽英

  性别:女

  职业:公务员

  采访地:东环广场

  采访时间:2006年6月

  一 我“手无寸铁”的儿子在美国十几天的游学中变形!

  我们因为儿子的事情前几天见了一面,就在儿子从美国回来之后。他(我前夫)一见面就开始抱怨不该让儿子去这趟美国。他的意思是,在孩子没有任何分辨能力的时候让他去见世面,就是一种善意的误导……我无言以对,一直到现在和你说我儿子的事,我仍旧在尝自种的苦果。

  我是4年前离婚的,当时儿子刚上初三。我第一次提出离婚时他说,等儿子上了大学吧,别影响孩子。这几乎是我第一次见到他感到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我想了想答应了。我只好让他,就是我现在的丈夫再等几年。

  我提出离婚让他很吃惊,他说他实在是没想到我居然对现在的日子不满,家里不缺钱,儿子也很争气,怎么突然想起离婚?他的话让我伤心,足以看出他平时对我的忽视,我早就心猿意马了他居然毫无察觉,如果他不是在装蒜的话,那只能说明我在他心里无足轻重。

  我们缓了一年之后办了离婚手续。我对儿子讲明了,他那时十四岁,一直和我亲。因为他父亲对他,对我,乃至对这个家庭都是非常平等的淡漠,他不是坏人,只是天生的没有责任感,我也是因为这个喜欢上别人的。

  儿子当时只问,那我以后住在谁家?我忍住眼泪说还住姥姥家吧,还是每个星期天回妈妈这儿。

  我儿子一直跟我妈妈长大,重组家庭后,每周日我们都从新家中回到各自的孩子身边,为的是避免再婚家庭的矛盾。我儿子很懂事,他好像天生就是为了缓解我的心理压力的,我们离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我始终没看出来,所以这次从美国回来的突变让我始料未及。

  我这才意识到,已经快十八岁的儿子,此前一直为了我压抑自己,现在他终于完成了对我的陪伴,突然间想成为他自己时,居然一筹莫展。

  以前看过一个美国电影,一个人被冤枉地抓进监狱关了一辈子,被放了出来后他却发现根本没有自由的能力,不会享受自由,或者说,自由对他是个负担,他得自己拿很多主意,更多的自理……在某种程度上,我儿子就是这样,可能他的同学也同样,只是他们没有这样的机会。一个突然而至的宽松或者说自由对他,对我都是一个莫大的灾难,没能得到我希望的初衷。

  我现在很恨美国的教育方式,它的放纵是一种以自由为名的不负责任。这不是冠冕堂皇的话,而是一个母亲揪心的体验。我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让我“手无寸铁”的儿子在美国十几天的游学中变形!

  二 我一直准备给累了一年多的儿子狠狠地花一次钱。

  他是高考结束第三天去美国的,现在这种情况挺多,很多学校都组织,一方面是学语言,一方面是长见识。

  他走之前他父亲就说,二十天能学成什么?弄不好只学回了怎么穿名牌!我也不是没有这样的顾虑,但是我更心疼儿子,高考一年多,他像个“苦行僧”一样起早摸黑,没有任何娱乐时间,看一场足球都要熬夜把时间补回来。虽然儿子从来没对这种状态有所抱怨,他也明白,谁都要过这一关。

  我的同事的孩子也高考,她说,如果今年分数不理想她准备让孩子再考一年。我是绝对不会那样做的,不管什么样的分数我都让他去上,我实在不忍心再看他受一年这样的罪!

  我一直准备给累了一年多的儿子狠狠地花一次钱,好好地补偿他。所以我早就给他办好了手续去美国。我表姐早就在美国,她儿子和我儿子差一岁,我说索性去那里休假再学英语。

  留在国内他的暑假怎么过呢?他肯定要和同学一起出去旅游,我实在放不下心。4、5年前,我一个亲戚的儿子考上了清华,高考成绩一公布全家喜出望外,上了清华就意味着拿下了终身的职业呀!他第二天就约了同学一起去郊区玩,结果一个水库突然放水,他们正在坝下边的河沟里抓鱼,什么都没明白就被冲走了,过了三天才从下游捞上来……

  他妈妈一直精神不正常,悔得要自杀,她不断地问我们:真的能乐极生悲呀?没错!乐极生悲!一个家庭就因为一个暑假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从那儿之后,我对考试后孩子的结伴出游一直心有余悸,我也怕乐极生悲。但是让他做什么?那么大的男孩子能关在家里?可我实在想不出让他们开心又安全的放松方式!

  到那时候我已经发现,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是残酷的,我们的好心使他们无能。我记得我小时候3年级就能自己坐火车去青岛的奶奶家,胆子和能力就是那样练出来的,但是儿子根本没有这个机会,他很小就被我们塞进书堆里,做了十年的傻学生之后又被拽出书堆,但是拽出来了把他放在哪里?所以我选了美国,所以大错特错!

  儿子在美国的时候我表姐去了另一个城市,家里就剩下一个十九,一个十八的孩子,因为这个年龄已经成年,按美国的规定也可以单独留在家里。两人又是兄弟,我们都非常放心。他在美国只给我打过一个电话,报了平安。

  我开始很安心地等他回来,我觉得他回来了我的另一种生活就可以开始,作为母亲也到了收获的时候,儿子要上大学,我将多了一个宽宽的肩膀,多一个依靠……

  三 他说得最流畅的一句英语就是“I do not care”——我不在乎。

  儿子回来前两天,我表姐给我打电话,她的语气带着惊慌,告诉我说其实真不该让我儿子来。我还以为他在人家闯了什么祸呢!赶紧追问。表姐问我,在国内的时候孩子是不是很压抑?我被问得莫名其妙。我确实不能说儿子有比美国孩子更大的自由空间,但是他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突然放手反倒会让他手足无措。表姐说,好像两个孩子凑在一起开始反叛了,从衣服到打扮突然变了个样子,穿那种我在国内也不能接受的肥大的裤子,头发也理成怪异的样子,更重要的是,她在家里发现了毒品的痕迹!她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她问两个孩子,他们矢口否认,但是我表姐说很难说他们没有尝过!我表姐使劲地跟我道歉,她说幸好他的签证时间已经到了要离开这里,就算是吸过一次也断了来源,否则都不能“完璧归赵”了……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在机场接回了儿子,虽然我有足够的准备,但是站在眼前的儿子仍旧让我不安。不光是打扮,更重要的是他目空一切的眼神,和准备好了对所有事情的反抗……那是过去从来没有的,难道是他在补偿自己没有出现过的“逆反”时期?

  我离婚前和他爸爸吵架,他那时还小,会悄悄地跑到我身边劝我“别和他一般见识。”然后又悄悄跑到他爸爸面前说:“我妈是女的,你就让着点她……”每次因为他的苦心我都压制住自己的情绪,我不忍心让个孩子为大人受过。

  他是一个心很重,很能替大人着想的孩子。我那时很替他长大以后发愁,想别人太多的人自己是很辛苦的,我怕他会一辈子很累心……

  现在,在美国呆了半个月的儿子就那么一脸不屑地站在我面前,我想起我表姐电话里告诉我的:他在美国说得最流畅的一句英语就是“I do not care”——我不在乎。

  回到家,他换了身衣服,还是我怎么也看不上眼的颓废样子。我试探着问:你怎么会喜欢这样的打扮?他马上反问了一句:“有什么不好?我就是喜欢”。我能感到他已经在压制自己的情绪,也能感到根本压抑不住的挑衅。

  晚上,我的同事给我打电话,她的孩子是应届高考生,她开始打听查分的事。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半个月的美国之行一下子把我们隔了很远,如果没有“世界杯”的电视转播,我们可能都没有能打开沉默的话题。

  同事的孩子利用假期去了英语学校,也是因为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放假方式,想在外语班里认识点新朋友。我试探着问, 趁着美国回来对英语的熟悉,是不是也该找个英语班趁热打铁?或者学点其他技能?我知道语言这种东西只要停止使用马上就丢掉了,而具体到技能,他几乎全是空白的,中学几年,哪有时间学技能?

  他摇摇头,而且是像电影里美国人那样带耸肩的摇头,紧接着就是那句表姐念叨给我的:“ I do not care ”,脸上重新浮现出刚下飞机时的不屑。

  虽然我知道这种少年的轻狂不过是一时的冲动,等他了解了整个世界就会自动的收敛,但是我还是几乎压不住火气:你不在意?几年中你的辛苦,家长的辛苦都能这么轻易地不在意?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虚伪多伤关心你的人的心?我花钱送出去的语言体验就得到了这种结果?

  儿子没再说话,重新回到了“世界杯”中,我也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因为我知道现在说也是白搭,更重要的是,在他看“世界杯”时的兴奋而单纯的眼神中,我才能找到出国前的一个上进的孩子的影子。

  我知道现在就对突然间变化的儿子下“变坏了”的结论似乎早了一点,但是我至少可以判断,作为自己情感补偿给儿子花的游学钱,买回了苦果。

  四 一个美国心理医生和一个中国母亲之间难以沟通。

  表姐很快就来了电话,她告诉我,在她那边也是灾难。表姐早就离婚了,十年前自己带着儿子去的美国。进大学一年级时就考取了奖学金的儿子一直是她的安慰。她也没想到,这个本以为是一次亲情团聚的假期,也改变了她的儿子,虽然即便我儿子不去,她也在劫难逃。

  她后来才知道,我儿子去的那些日子,几个她儿子的中学同学找了过来,他们是美国人,上中学时就不念书,而且早就开始吸毒,在他们那儿,我的外甥第一次知道了避孕套。我表姐当时告诉我时我被吓了一跳,那时他只有十三岁。还是我表姐安慰我:美国孩子上初中就已经心知肚明了,没什么不好。她甚至开导我,千万不要禁锢儿子在这方面的探究。

  我好不容易接受了她的教导,现在轮到她和我抱怨了,我理解她的苦衷,她是为了儿子才出国的,儿子是她唯一的希望,在美国,她没有可以依靠的背景和情感。

  她说她特别为两个孩子突然出现的反叛去咨询了美国的心理医生,得到的回答是:应该顺其自然。她跟我学当时的情景:美国医生保持着心理师的职业冷静,他告诉急得火上房的表姐:要顺其自然,因为有的孩子天生就注定是下层的,不论怎么努力,他也不可能上牛津或者剑桥……

  表姐在电话里愤愤然地和我喊:他什么意思?我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就没救了?就只能等着去吸毒?去堕落?

  我对这种咨询结果并不意外,一个职业的美国心理医生和一个舐犊情深的中国母亲,他们之间永远有无法交流和理解的地方。

  表姐和我商量,要不然让他(她儿子)回国一阵吧?至少能躲开这种不良的影响源?她说在美国,她曾经眼看着这样慢慢被浸染而堕落的孩子,原来也是寄托了全家希望送来留学的。

  五 我们的很多利益恰恰是在我们的制度下获得的。

  儿子现在在家闲着,刚回来时的逆反心情逐渐减少,他在等他的表哥。他开玩笑说,表哥是来“避难”的。看着他躺在沙发上轻松的样子,我觉得他比他表哥幸运得多。

  他们还是孩子,还有分辨不清是非的地方,我们以中国传统的方式爱着他们,虽然这种关爱有它的弊端,但毕竟他已经习惯,也因为有了这种习惯,他还没有强壮到能抵御外来侵袭的地步,从一个母亲的角度看,他还需要我们的爱,这种爱可能是狭隘的,是短见识的。

  以前我身边的很多人都在批评中国的教育制度,我也认同,等我儿子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我才意识到,我们的很多利益恰恰是在我们的制度下获得的,它可能有诸多弊端,但是也是根据我们的性格特点形成的,我们对它在无形中早就产生了依靠,甚至是被保护欲,至少在国内的时候我从没担心儿子会去吸毒,会有过早的性行为,我不过是为他的一个充实假期发愁罢了,比起表姐的担忧,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编辑的话

  ●杨易

  这是个临时换上的采访,因为暑假在即,故事里反应的事情可能是很多家庭面临的问题,只是这个孩子是个极致。

  我对受访者说到的郊游意外记忆犹新,每个假期都有类似的噩耗传来,好不容易把一个孩子培养到了上大学,却遭飞来横祸。也因此,很多学校取消了春游,并且不鼓励假期中学生结伴旅行,都是独生子女,哪个家庭也难以承受来自孩子的灾难。但很显然这种因噎废食的办法确实不可取。

  这样的问题也同样出现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和受访者一样,也有过无忧无虑的童年,所谓“无忧无虑”也包括家长的放心和放手,不同的环境和经济条件使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珍贵,家长还像以前一样放任或者放心显然很不现实,而对孩子的珍视也是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无可厚非。只是我们确实需要考虑一个能适应现实状况的教育方针,让现在孩子在安全的,高质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越来越多的暑期夏令营显然是这种考虑下的具体举措,只是更多的组织者需要使之增加含金量,才不至于让一个用心良苦的家长非把孩子送到陌生的环境去。

  根据统计,每个假期都是青少年刑事案件和意外事故多发的季节,分析其原因,与在这个他们接触社会的时机中,社会缺乏正确引导有很大关系。而与此同时,各种名目的课外招生也在假期中进行,而后者似乎并没对青少年的整体状态有多大改善,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我们的课外教育缺乏吸引力和公信力,要么是应试教育的变形,要么是无关学生自身素质,生活技能的“游乐园”……凡此种种都没能很好地利用假期这个难得的时间,给孩子补充知识,扩展视野。对于必须要应付考试的学校或者相关教育机构来说,孩子们的假期有点拱手相让的意思。

  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总是出现不同的心理变态者,他们成为社会的危险因素。专家分析说之所以这样,和美国社会崇尚的个性自由有很大关系,性格情绪不受约束的同时也会转向负面的极端,他们把自己的自由建立在损害他人的基础上,这应该是自由的一个绝对副产品。

  磨难是个财富,说明人具有绝对的潜力,如果人都有潜力把磨难转化为财富的话,在没有磨难的顺畅中健康生存更不是难事,也不应该是件坏事。

  所谓“大隐隐于市”,是说真正的隐士即便身处嘈杂也能保持心灵的清静。对孩子的培养也一样,如果在现实状态下,说安逸是一种危险因素的话,那么,在这种进化带来的“危险因素”下健康成长,可能也是新生活背景下的一种挑战或者说一种机遇。

  情感故事栏目征集线索

  人世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哪一种可以放下?似水流年唯有真情亘古不变……把您的关于情感的故事告诉我们吧。

来源: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