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谁在狂炒暑假培训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12:01 大洋网

  随着暑假的到来,名目繁多的培训班、辅导班、夏令营接踵而至,花样百出的各种培训街贴、邮箱广告充斥住宅区和住户信箱。

  只要有需求就有人经营

  盲目跟风捧热培训市场

  记者从一些暑期培训广告上看出,现在的培训班已不限于英语、写作、美术、电脑、音乐、游泳等常见科目,以前较“冷门”的体育类培训,如象棋、围棋、街舞、溜旱冰、跆拳道、武术等,今年也大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从培训的对象看,开办者与培训者,角色都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三令五申“不准乱办班”,使大多数的学校“乐于清闲”,无形中却促成了市场的“红红火火”。在广东汕头今年有不少旅行社都新开发了针对中学生或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暑假学习之旅”,甚至开办带有培训性质的短线“夏令营”……

  广东省汕头市区长平路一培训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的培训市场,只要社会有需求就有人去经营,而且经营者都会挖空心思去找线索。据介绍,近期各类暑期培训班之所以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家长有给孩子补习功课的假期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教师们放假了,办班者容易聘请到老师。

  为什么在有关方面大力倡导“减负”、“减压”的背景下,暑假培训却一年更比一年火呢?其中缘由耐人寻味。

  家长盲目跟风捧热暑假市场,这是多数行内人持有的观点。试看广州等大城市,家长通宵达旦排长龙,无非就是为了拿到一张少年宫培训班的报名表。为了应试,为了分数,为了升学时比“金子还金贵”的“优质学位”,家长们宁肯多花钱,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在绝大多数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孩子们只得上“班”、再上“班”。

  然而,不少家长却道出了不同的心声。杨先生夫妇是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天朝九夕五,10岁的孩子暑期一个人放假在家,不是上网聊天,就是溜出家门玩耍。杨先生夫妇既担心孩子的安全,又担心孩子成“网迷”,只得给孩子报了3个培训班。

  按照目前暑假培训的市场“行情”,一般的培训班(室内教学,无食宿),通常每期以10至15天计,收费在150元至300元之间;国内线路的夏令营(室外教学,含食宿),通常每期以35天计,收费在350元至2000元之间;国外线路的夏令营价格则更高昂,一般在1万元左右。这么商业化的市场收费“标准”,跟以往由学校开办的、经物价部门批准、收费约60元的暑假校园“兴趣班”相比较,有着“本质性”的差别,更不是一般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所能够承受的。不少家长认为,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怎么舍得花这么多钱,去“跟风”捧热市场。

  业内人士透露,“利在其中”才是促成市场火红的真正原因。据某校一女数学教师透露,她暑假在家中办“家教”的收入,1个月相当于学校月工资的两倍以上,那么市场上那些成规模、有名气的大型培训班(点)则可想而知。

  “麻雀学校”劣质师资混杂其中

  提醒家长警惕暑期培训“陷阱”

  名目繁多的培训班、夏令营,究竟有多少是实实在在的“培训教学”?对孩子们来讲,又能有多少是真真正正的“学习收获”?或许,只有那些开办者和授课老师最清楚。

  一间面积约40平方米的房间,门上没有任何招牌,房间里却放着十多张凳子,墙上挂着一块小黑板,黑板前面是一张讲台,这是记者日前在广东省汕头市区东厦住宅区看到的一个平常家教补习点。在这里帮教的一名英语老师告诉记者,每年的寒暑假,这里都会聚集近20名补习功课的学生。事实上,像这样的培训班,在该市区不少地方均可看到。该市城区东厦、飞厦、丹霞庄等住宅区甚至一些城中村,悬挂各种招生广告的暑期培训补习点随处可见。这些将上课地点设在拥挤民房住宅中的“麻雀培训班”,其上课环境和师资令人担忧,是否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也让人怀疑。

  良莠不齐的暑期培训市场反复“发烧”现象,不仅在广州市、汕头市,在国内其他城市,都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实际上,这一现象已成为社会的一大“顽症”。

  广东省消协曾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学生、家长警惕暑期培训班“陷阱”。

  教育界人士认为,暑期放假,目的在于让孩子在炎热的天气中,得到较好的休憩和心身调整,养精蓄锐,投入新学期的繁重学习中。当然,在适当的条件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社会实践和课外学习是有益的。但是,盲目跟风“培训”、进“夏令营”,尤其是“贵族式”的培训和夏令营,则是不值得提倡的,也不利于孩子的教育、成长。学生和家长在参加各类培训前,应擦亮眼睛。

  有关人士还提醒市民,在为孩子办理报名时,首先要辨认他们的办班或办学资质。同时,对培训机构所发的招生简章等资料,也要注意收集和保存。这些资料上,往往有培训部门对学员的书面承诺,一旦发生纠纷,可作为证据使用。最后一定要向培训机构索要正式发票并妥善保管,以便将来成为维权所需要的凭据。

来源:市场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