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让科技与农牧民零距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4:42 中国西藏新闻网

  田志林

  2006年,一场推进“三农”发展,惠及4万多农牧民的“科技到村”活动,在拉孜大地蓬勃开展。农牧民的日子好过了,素质提高了,农牧区安定、祥和,这都得益于拉孜县政府实施的“科技惠农兴牧”建设工作。

  高原红土,涌动惠农春潮农牧区科技,现实之需。近几年来,拉孜县深化农牧区改革,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和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农牧业各项增收、增产措施的落实,使农牧业生产克服和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科技惠农兴牧”建设已成为拉孜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

  2006年开始,按照日喀则地委、行署的要求,拉孜县上海第四批援藏干部认真动员部署,及时进行实地考察,落实试点村,坚持因地制宜,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整合各方面资源,将上海农业的优势与拉孜农业的实际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土地不好找、资金困难等问题。目前,拉孜县已建成一个占地34.8亩的农业示范园,引导近一百余户农民种植了上海知名的8424品牌西瓜,并命名为“拉孜西瓜”,形成了150个蔬菜大棚,今年6月已开始在拉萨市区各大超市试销,并力争在2007年7月底前完成全县城区附近村的瓜农试点任务,预计届时将让群众直接增收近500万元。

  近在家门的农牧科技“科技惠农兴牧”的号角在拉孜全面吹响,科普知识走进寻常农牧家,“上海科技速度”、“上海西瓜”已成为了建在拉孜农牧民心坎上的效益工程、德政工程。

  “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来没有看到过县长上门手把手地教技术,现在我们可以在家门口学科学、学技术了,真是千好万好不如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好,这门那门不如科技之门牎”六旬老党员扎西感慨地说。

  2005年以前,拉孜县曲下镇的几个村还是典型的“三无”村,村上无一条像样的道路,村民无一项致富门路,村上无一座漂亮的楼房。2005年以来,在拉孜县政府的帮助和指导下,这几个村引进了瓜果、蔬菜、花卉三大类15个品种进行试种,预计2007年每户可实现收入3万余元。同时,县政府搞好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活动,使农牧民点燃了依靠科技致富的激情,村民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等问题解决了,全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安居乐业,科技致富成为村里的主旋律。

  “科技惠农兴牧”建设是今年拉孜县政府系统服务“三农”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解决科技工作进牧区、进农户“最后一公里的距离”的重要举措。他们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加大普及宣传,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技能水平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06年7月14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