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天下英才独揽局面正打破 中国考生选择趋向多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10:29 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2006年4月8日,2006年香港大学本科生招生计划说明会在福州召开。由于毕业生可以得到留港继续进修或工作的机会,说明会吸引了许多福州家长和学生前来参加。中新社发 王东明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7月14日电香港高校继去年招揽北京、广东、海南、成都状元后,今年在内地招生又创新高,多所港校内地的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一倍,仅广东就有7名高考状元报考。《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说,这表明随着中国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开放,中国考生选择趋向多元。

  报道引述《北京考试报》的一项调查称,有65.53%的考生和家长更倾向于子女到香港读书,致使内地考生报考港校的热度陡升。据统计,今年8所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计划约1300人,而全国报名人数却突破3万人,录取比例大约为23∶1。

  报道说,香港高校国际化、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环境,对内地考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广东高考状元杨洋在谈到放弃清华大学选择香港科技大学的原因时说:“我从小学到高中,接受了12年内地的教育,很想体验一下不同的教学模式。香港那边的大学教学理念和体系都比较接近西方,全英文的教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所以我想去体验一下。”

  据香港城市大学对外联络合作处介绍,和内地高校直接填报志愿不同,学生在报考香港的大学时只要求填写相关学院。在到港的第一年,学生们上的是大学预科,还不算是真正的大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英语、数学、科技资讯和意向专业的部分课程。只有在预科完成后,学生们才会选择所学的专业。北京学生曹闰认为:“这样的学习制度可以让他多出一年的准备时间,也可以让我们有时间去了解以后要学的专业是否适合自己。”

  加之目前所有的香港高校都采用全英语教学,英语氛围要比内地好。内地的考生要想进入这些学校,除了成绩要达到本科一批外,英语成绩也至少要在110分以上。为此,很多考生都把去香港读书看成是出国的“练兵台”。内地学生关心悦说:“如果在那上了4年大学,要出国英语肯定没问题了。”

  同时,高额的奖学金也是吸引内地考生的重要因素。据香港大学中国办事处负责人透露,今年该校为内地入学新生提供了5000万港元的奖学金,为历年来最高,其中个人全奖每年最高可达13万港元。而据广东高考状元杨洋本人透露,他到香港科技大学获得的奖学金将可能达到45万港元。

  令内地考生心动的,还有毕业后的高就业率和高薪资待遇。2005年,香港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9% ,一般平均月薪为1万多港元,最高达7万多港元。许多人毕业后还可直接到欧美一流大学深造。

  去年被香港城市大学录取的北京学生认为,相比之下香港社会的商业发达程度高于内地,而且在那里更容易找到比北京更好的工作。

  报道说,就在越来越多的内地考生转投港校之际,北大清华也从香港免试录取了52名尖子生。这已是第三批免试入读北大清华的香港学生,他们每人每年可享受3万元人民币的专项奖学金,并将首次受惠于新出台的“港生与内地生同等收费”新政策,学费仅需往年的一半。

  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表示,“港大和北大清华一样,都是一流的大学。”就像中餐和西餐的区别一样,不同的学校特点不同。

  在7月12日上海举办的大学校长论坛上,香港高校到内地“抢”生源也成了校长们热议的话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都认为,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构成竞争是好事,教育垄断会阻碍其发展。

  报道认为,港校热的兴起,打破了清华北大独揽天下英才的局面。为此,北航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郑晓齐认为,港校的冲击当促使北大清华反思和调整,重视之前忽视的问题。这不是“狼来了”,而是“鲶鱼效应”。一两所高校“永为老大”的格局并不利于北大清华的发展,相反,“百花齐放、齐头并进”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黄抗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