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我们对孩子的“犯罪记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09:28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场景一:上课了,孩子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做。

  情节1:孩子忘了带作业本。老师说:“你怎么能忘了带作业本﹖你少一窍还是脑子不够用”

  没带作业本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一些教师类似的言词绝不是很新鲜的,同学

们可能因老师的“表态”而给这个孩子起外号,以至于成为取笑的话题,孩于的自尊心可能就此开始逐渐“流失”。

  场景二:同学间发生摩擦,A吃了亏,B占了点便宜。

  情节1:老师说:“B你给我站太阳底下去,也不用你上课了,啥时候晒清楚了,啥时候再来找我”

  有些老师处理一些问题简单化,但体罚手段却花样百出,用自己的无能摧残孩子的身心,这一招应禁用。

  情节2:A父母:“你怎么能吃这个亏,B是个有人养没人教的野种,孩子别伤心,我们会给你出气的,你也有手,干嘛就不还击,以后再遇到这种事,你就……”

  替孩子撑腰打气,多少体现了一点“英雄主义”,但讲出一大堆“应战措施”,是不可取的,你真的希望调教出一个“小霸王”﹖

  场景三:晚上,孩子在做作业。

  情节l:孩子在做作业,父母在玩麻将,玩得兴起,声音渐高,口干舌燥之下发令:“孩子,帮爸爸倒水来,爸赚钱给你买鸡块吃……”

  一方面强压小孩“给我做作业去”,一方面又无法真正给孩子提供一个清静的学习环境。家长类似“两手都要硬”的做法,其实也是言行不一的很好佐证。此外,父母还在暗示孩子:赌博也没什么不好。

  情节2:做了一会儿作业,有点困了,孩子来看父母正在干什么,结果父母正在看黄色录像。见小孩过来,父母乱作一团:“出去出去,这种片子小孩不能看,不做作业干什么”

  那是什么片子﹖为什么不给我看﹖我非得看一下不可这一系列的想法就此产生。

  场景四:父母感情出现危机。

  情节1:母亲:“要不是有这个孩子,我早就和你离了!”父亲:“谁说不是呢,你以为我稀罕你是不?!”

  口口声声都是为了孩子,但孩子总以为自己是多余的,人在气头上,倒霉的除了自己的身体外,常常还有孩子的心灵。

  情节2:母亲:“孩子是我生的,他以后就得跟我过,你休想再见到他”父亲:“是你生的,但他姓的是我的姓,凭什么到你家去”

  为了赢得“战争”,把孩子当成一件武器,或一个条件,这是这种场景下常有的事。离婚率越高,这种案例就越多,孩子的灾难也就越深,难道我们真的希望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仇恨的种子吗﹖

  场景五:考试结束。

  情节1:母亲:“这次考得不错嘛,妈妈肯定说话算数,明天就带你去吃麦当劳。下次考得再好一点,妈给你100元!”

  情节2:母亲:“这次考得这么糟糕,你这学期都干什么了﹖我告诉你,从今天开始,你每晚给我学习到12点,不到12点你休想上床睡觉”

  考好也罢,考坏也罢,现在的家长大多如此。奖优罚劣是刺激泰森一类拳击手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是不知对小孩来说是否行之有效。对一个永远不可能当第一的运动员来说,他最担心的是自己是否应该换一个项目,而对于一个永远当第一的选手来说,奖的多少是他最关心的。其共同点是对这一项目没有什么过多的考虑。这是一位著名的运动员说的,但愿我们能取其合理成份。

  ·王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