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明史第一谜案”建文帝失踪之谜在江西出现新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21:45 沈阳网

  新华网南昌7月19日电(记者张敏)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嫡孙——建文皇帝朱允炆因在燕王朱棣谋夺帝位的“靖难之役”中不知所踪。从此,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众说纷纭,猜测不断,这一史实也被史学家称为“明史第一谜案”。日前,江西省有专家表示破解了建文帝失踪之谜,并探究考证得出,建文皇帝就隐身于江西上饶三清山且建有自己的陵墓。

  曾任上饶玉山县旅游局局长的官涛,1982年至今一直参与三清山风景普查工作。在

历经了十余年的探究、思考后,官涛推断明朝建文皇帝隐姓化名为全真道人“詹碧云”。建文帝藏身三清山后,大规模进行三清宫等道教场所建设,宫内一处名为“明冶山詹碧云藏竹之所”的陵墓就是他本人墓冢。

  “明冶山詹碧云藏竹之所”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全真派道士的羽化坛墓。其是三清福地除三清宫以外最大的明代古建筑,位于三清宫东南侧约270米处。墓冢地面水平距离纵长25米,最宽处8.55米,前后高差13.25米,气势恢宏,总建筑面积210平方米,是全部用花岗岩麻石构筑的仿陵园式建筑。其东北侧面有一块刻有“螣冈”二字的山岩。官涛解释,经考证“螣”为“蛇”,即小龙,不仅与建文帝属相相同,且与其即位当年为蛇年一致。另外,在三清宫前牌坊上有一幅石刻对联。

  此外,三清宫大殿石柱楹联镌刻“一统大明祝皇祚于百世千世万世,三元无极存道气于玉清上清太清”,地方一直传说是建文帝隐身三清山时所题。

  宫涛还根据墓葬名称谐音、三清山上数十块碑文的暗喻和三清宫建筑风格的考究,查阅了大量史籍,认为此墓葬之所以取名为“明冶山詹碧云藏竹之所”,实际上是暗喻让人们来瞻仰曾经治理过大明的主人(“竹”通“主”)之意。

  江西省明史研究专家、江西历史研究所所长方志远教授在实地考察后也认为,墓葬建筑风格与南京的明太祖皇孝陵十分相似,绝非普通道人可以建造。根据道教古建筑景观、摩崖石刻、石雕、楹联、景观景点命名、民间传说等,推断建文帝葬于詹碧云墓这一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不排除建文帝及其随从曾经在三清山一带隐居的可能,也不排除其死后葬于三清山的可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由于皇太子朱标已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先他而死,乃由皇太孙朱允即位,这就是建文帝。然而,建文帝刚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就图谋夺取帝位,以讨伐其身边“逆臣”为名,起兵北平(今北京),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1402年,燕兵攻陷了京师(今江苏南京),燕王即位,是为明成祖。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有关其出逃的传闻颇多,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桩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来源:新华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