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十五名温州大学生在后九村与村民相处十天在郑九万身边收获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09:00 浙江在线

  本报永嘉7月19日电(记者王纲方海)又是骄阳似火的一天。括苍山脉深处的永嘉县山坑乡后九-村,温州大学15名大学生组成的“走进郑九万之乡实践队”已经在这里驻扎了整整10天。10天里,大学生与郑九万及村民朝夕相处,收获了什么?

  “第一次零距离接触优秀共产党员,在朝夕相处中体味到什么是平凡的伟大。”大一学生陈忠奇以前从媒体中看到郑九万的事迹,感觉挺远的,驻村10日后才知道基层的优秀

党员是那么实在。郑九万总是在村里走动,看看青椒长得如何、踩踩刚铺的石板路是否结实、与村民聊聊市场的行情。在“碧利斯”登陆前,郑九万牵挂着一家一户的安全,风雨过后,他又在村里小路上察看损坏的台阶。大学生们说,郑九万时刻想着为村民谋福利,让他们懂得了为百姓办实事、做群众的贴心人就是一种“平凡的伟大”,这种伟大是真实的、触手可及的,每个人都可能实现的。

  大学生们告诉记者,村里人只要提起郑九万,总会用不同的故事作出同样的评价:一个好人,一个好支书,一个心里装着村民的支书,一个总是想着法子帮助别人、想着法子让村子富起来的人,一个大伙信赖、愿意跟着他一起苦一起乐、跟着他干的那个人。

  后九-村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但让大学生感动的是,在这里听不到村民的埋怨,却能强烈地感受到一个贫困山村发展的脉动,感受到村民共同收获着生活好起来的那种喜悦。队长潘翔说,这个大山里的小山村正在发生变化,公路修到村里了、电话入户了、有线电视也能看上了、特色农产品基地出现了。给大学生们更直接的感受是,村里百姓致富的信心可足了,笑声经常回荡在山间。

  “我们也收获了付出所带来的快乐,感受了郑九万式的成就感。”大学生高仙苗说,普通话学校开学的那一晚,村民的积极性非常高,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全来了。晚上8时整正式上课,但村民们早早就在等候了。郑九万也拉着妻子一起来了,有板有眼地学说普通话。不管是给谁上课,队员们头一天都极为认真地挑灯备课,因为他们感受到:一点一滴的付出,得到村民的笑容,已经成为他们最大的快乐。他们更体会到,与郑九万几十年的付出相比,这样的投入无法称为“付出”,但快乐的来源却是一样——老百姓的满意与高兴。

  大学生上山那一天,郑九万从县城医院检查完身体回家途中专门在山下买回粉干、鸡蛋、肉等,送到他们住地。郑九万说的话很实在:“这儿条件不太好,你们正长身体,得吃好。”村民们得知大学生要打地铺睡觉,纷纷邀请他们住到自己家去,还接二连三送来了自家种的青椒、茄子、土豆。这种最质朴的善良情感,让大学生们服务村民的愿望变得更为迫切。

  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潘翔还告诉记者一个小秘密:“深夜,躺在村民借给我们的草席上开‘卧谈会’,我们聊的话题忽然与大学宿舍里完全不同了:郑九万这个典型的时代意义到底是什么?优秀党员与普通群众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如果我当村支书,我要做点什么事?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培训该怎么搞?如何用好最后的5天,给村民多干些实事?……有时一聊就聊到天发白。”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王纲 方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