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南京13岁高考神童谎言表明教育日益功利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15:20 大河网

  大河网讯“13岁神童”谎言的揭穿和它的“问世”一样,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让人有些目眩。在“假神童”现象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关心下一代的有识之士思索的警句。究竟是什么让21世纪双语学校变得如此的文过饰非而热捧这么一个“13岁的神童”?!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工程出了问题!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民族的基石,我们需要反思。

  “神童”金字招牌价值几何?

  时下,高校、民办学校以及各类社会培训机构都不遗余力地忙着宣传和招生,对他们而言,这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种植的季节。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资深老师一语道破天机:招不到学生,他们明年喝西北风啊!

  显而易见,招生,招好生,招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这是时下生源大战的动因之一。这位老师分析说,学校的长足发展自然离不开巨额资金的投入,有钱能请来名师,名师能教出高徒,甚至能培训出“神童”来。即使培训不出神童,只要出了一个清华或北大的学生,学校名气就大了,学校一下子生源如潮,又会有多少学子要踏破门槛,哭着喊着要过来。

  最关键的是这些孩子的身后,有他们背着装有钞票的袋子而来的家长。因为这样的学校在许多家长看来,是个能出人才的学校,是个师资不错的学校,是所名校!而这些无疑将给学校带来巨大的暴利,够分数的要进来,不够分数的花钱也想买进来,那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没有谁会问有没有乱收费。

  在这种利益诱导和促动下,“13岁神童”的出现就像一面旗帜,插在哪里都鲜艳夺目,威风八面。况且,一个能培养出清华、北大苗子的学校是学子心中永远的圣殿。对于学校而言,如果能炮制一个“神童”神话,那真是一个活广告。既有说服力又经济实惠。

  从前期记者的采访中,不难判断,21世纪双语学校也的确尝到了炮制“神童”的甜头。据该校招生点透露的数据,光两个高考补习班60个人,每人一学年1.6万元,就是近百万元的进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神童”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并非昙花一现,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散发着熠熠生辉的永久光芒,并成为这所“历史名校”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炮制一个“神童”还是划算的。尽管有一定的风险,但回报同样丰厚。

  民办校长为假“神童”辩白

  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来类比时下21世纪双语学校所面临的窘境不可谓不合适。在昨天的采访中,21世纪双语学校集体失声,用“沉默是金”来回应着媒体和公众。记者原本也想听听校方在“13岁神童”谎言背后是否真有什么难言之隐,但校方最后连电话都不愿接,不知道是害怕还是心虚。

  倒是有一个不愿具名自称是民办校长的男士在电话里向记者叙述了一肚子苦水。或许他的一席话对民办学校的招生怪现象的发生有一定的诠释作用吧!

  这位自称李姓校长谈起“神童”炮制事件首先是一声叹息——唉,我们都是被逼的。他说,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比,有时就像抱养的子女和亲生子女的差别一样。游戏规则不公平。众所周知,对于公办学校,生源多或者少,对教师或者学校并无多大影响,因为公办学校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是属于公益性的平民学校。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学校的运转资金包括教师的工资等都是由财政拨付的。学校根本无需为学校的生存担忧。相反,倒是民办学校,没有了生源,他们的生存就会出现困难。

  这位校长还指出,名校办民校,对真正的民办学校冲击最大。目前“名校办民校”基本有三种类型。一是“卖招牌”,名校仅仅输出品牌,由此衍生的民校与之没有根本的联系,纯粹是坐收渔利;二是“联姻”,名校与企业、个人或社会组织办学,走一条“克隆”名校之路;三是“一校两制”,招生划分为计划内和计划外,计划外自然高收费,实行的是双重标准,是典型的“校中校”。在这种情况中,民办学校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残酷。“我不知道,21世纪双语学校属于哪种结构,但据我所知,他们目前形势并不比我们好”。

  “当然,民办学校境遇严峻,并不是炮制“神童”神话的托辞和理由。我个人持坚决反对态度,因为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从事的是一项高尚的职业,别人眼里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怎么能玩虚的呢?肯定行不通。”这位校长最后总结说。

  1,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