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石油人的风景—读“热土文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08:5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杜冷丁  

  诗歌卷《随光阴走过》、散文卷《海滩红草地》及小说卷《永远的大麦熟》这三本书构成了“热土文丛”,它是大港油田文学的缩影,也是大港油田生命历程的别样写照。

  因为作品来自油田,笔墨间浓浓的石油情让人为之动容,甚至是唏嘘不已。时时刻

刻萦绕心间的石油情从文章标题即可见一斑:散文《碱滩,一棵采油树》、《那年,那井》、《油城风》、《穿过油田那条老街》,诗歌《石油父亲》、《我与石油》、《感谢井架》、《歌唱老石油人》、《石油音阶》,小说《洼地》、《女子作业队轶事》等。即便是从题目上丝毫看不出石油色彩的组诗《头上掠过风雪》,依旧让我哽咽无语。且不说对油田创业的悲壮追忆:“一堆篝火点亮了荒原漆黑的长夜/一座钻塔擎起了荒原低矮的天空/一顶帐篷搭建了一个温暖的家/一声号子提前喊醒了农历里的惊蛰/一群人打开了荒原这一本亘古的书”;且不说对牺牲者的无声缅怀:“在赶往荒原的路上/一个石油人/用一生,顶了九百九十九场大风/冒了九百九十九场大雪/有时候,他会被风吹得有些摇晃/现在,一个顶了一辈子风雪的人/躺下了/他紧握的手/突然悄悄地松开了/亮出了自己的一生———/可以卸下四十年躯体里积累的/一身的病痛了/可以卸下关节里/一场场风声了/还有那么多在风雪中赶路的石油人/正在把荒原深处的风雪/一点点收藏到自己的骨头里”,仅那段“我的石油兄弟/当心荒原上那些熟悉的钢铁/很多很多的伤口/还挂在那些你熟悉的钢铁上/很多很多的痛/还藏在那些你熟悉的钢铁里/你若不小心/就会把它们一一碰醒”。作者敏锐入骨的文字,又热又冷,足以“碰醒”记忆中那些与石油采掘有关的汗、泪、血及生命。

  如果没有石油,大港依旧会有文学,因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文学,尽管其人情事理的表达可能有些粗浅或单一;而地下汩汩流淌的石油和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千千万万石油人,造就了大港油田和独具风采的大港油田文学。不要以为与石油打交道的人只会讴歌劳动、礼赞钻塔、吟唱采油树,石油人的精神世界丰富深厚、绵长细腻,那些激情四射的石油人构建的文学世界是绚烂多彩的。

  “哪里有石油,那里就是我的家”,豪迈的歌声折射着石油人追逐石油的流动生活。这首诞生于火热年代、石油人最喜欢的歌曲没有唱出远离故土的人挥之不去的乡愁,而我们却有机会在《粽子飘香》、《母亲的云》、《土炕》中品味深深浅浅的乡思;《父亲是一种隐痛》、《父亲的电话》、《香油、酒、父爱》、《黑冻梨》、《求医历险记》则让人领略血浓于水的亲情。石油人为石油而四处奔走,而奔走中没有忘记感悟生命、打量自然,四处奔走的脚步有对人文历史的丈量和探询,并凝结成文字《天水》、《神会伏羲》;《童年趣事三题》通篇没有钻塔、采油树的雄姿俊影、没有石油的色泽和气味,但童年那些想起来让人脸红耳热的淘气、顽皮行为,纯真质朴。正是这些琳琅满目的似乎与石油无关的诗歌、散文、小说,让人触摸到石油人丰富的心灵世界。

  因为行业的存在,也因为一些文字工作者为了叙述和归类上的方便,文学曾被划分为“石油文学”、“煤炭文学”、“电力文学”等等。在“石油文学”中,大港石油人的文学创作有目共睹。作品能被收入《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散文选刊》等,其文学的品质自然是不言而喻。读罢《随光阴走过》、《海滩红草地》、《永远的大麦熟》,我后悔没能尽早品尝那些石油人在热土上播种收获的文学果实。好在这些果实不会发黄、枯萎,它们是石油人不会因时光流逝而褪色的灿烂风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