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名校选学生首推个性 众校长直"刺"中国学生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18:46 大河网

  大河网讯著名大学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复杂的问题。

  中外多所名校校长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让挣扎于应试教育中的学生深思,也让包括家长与学校在内的全社会深思。

  “我们欢迎有个性的学生”

  “我喜欢那些性格独立、坚强的学生。此外,我非常看重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度和独立思考能力。”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如是说。

  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看来,好学生应该有创造性思维,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发现问题的眼光和理性的批判精神,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敢于挑战学术权威。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认为,好学生应敢于、善于“跳出框框来思考”。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一次颇有趣味的名校校长与中学生互动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潘超越向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提问:“如果我背着一把吉他,带着我自己创作的歌曲,而不是各种理科竞赛的奖状来参加交大自主招生的面试,您会让我通过吗?”

  谢绳武爽快地回答:“我们欢迎有个性的中学生报考!”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中外名校校长眼中,中国缺少“有个性”的学生。

  谈起中国的留学生,包括理查德·雷文在内的多所国外名校校长表示,中国学生勤奋好学,但他们“不敢挑战权威,不敢与教授争辩”。

  “只有质疑权威,才可能有更大突破和创新,创新往往是在挑战中慢慢萌芽的。”理查德·雷文说。

  中国学生因独立思考能力匮乏而导致“没有个性”的现状,让大学校长们忧心忡忡。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说,中国学生存在严重的“被动实践”问题,也就是他们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往往是由老师指定的,类似于“做习题”,他们很少主动、自由地探索。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指出:“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被一张张考卷规范起来,被教育成千篇一律的样子。”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坦言,他与自己带的博士生刚开始接触时,不少人还是“死脑筋”,每谈论一个话题,学生总是将书本上看来的或听来的观点拿来讲一番,没有自己的见解。后来,他想了个法子,每次总会准备一个反面的例子来驳学生,渐渐,学生开始敢尝试用不同角度看问题。

  “就好比一张张磁盘,经过格式化后,再填入相同的内容──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被‘格式化’了!”钱旭红说。

  中国孩子的童年去哪儿了?

  这种“格式化”,意味着中国孩子很难体验童年的快乐。

  张信刚小时候在山东上了两年小学,他至今还清楚记得语文第一课是“来来来,来上学;去去去,去游戏”,他叹息:“现在,内地的小学是‘来来来,来考试;去去去,去补习’。孩子做白日梦的时间都没了,这对今后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影响。”

  吴建民也有同感:“我小时候逗过蛐蛐,养过鸡鸭。现在的孩子还有这样的经历吗?从进入学校起,许多孩子的创造性就被扼杀了。”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伊安洽博先生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在农场的经历:“玩游戏,自己跟自己踢球,怎么样都是自己赢,这段经历对我很重要。”他认为,教育不该让一个五六岁的大脑变成大人的大脑。

  “现在的一些学生,大学一毕业就像一个小老头,没有童真,没有灵气。”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感叹。

  王树国曾担任国家“八六三”计划智能机器人专家组副组长,他说:“我是研究机器人的,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校长,我担心把人培养得像机器。”

  他认为,中国学生年纪轻轻就没有童真、没有灵气,这不能怪孩子,是教育体系把他们训练成这样,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只有考大学一个目标,功利化的因素使他们对其他事情丧失兴趣,这样一路过来,世俗的社会环境让他们的灵性所剩无几。

  “学生能动手造出机器人,那是教育的成功;可要是被造成了人形机器,那就是教育的悲哀。”

  自主招生能否招到心仪学生?

  如何让学生增强独立思考能力、“有个性”?张信刚表示,从小学开始,老师就不要把答案直接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答案;考试不要有标准的答案;对于孩子怪诞、违背常理的主意,千万不要讥笑或者告诉他这不行、这不可能;不要让学生敬畏老师,要让他觉得学术并不是那么艰深,自己也能做到。

  不过,校长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高考制度改革入手。

  “现在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高考录取都是按成绩从高往低排,差一分都不行!但是,一次考试、一分之差真的就差很多吗?”纪宝成质疑。这位性格直爽、嗓门洪亮的校长认为:现行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高校的学术权利,限制了高校自由挑选人才的范围,高校招生时,不仅无法全面考察学生思想情况,甚至可能出现数学系被迫收下数学能力差的高分考生等现象。

  高校的自主权,目前最重要的是招生自主权。国外大学普遍实行自主招生来挑选学校青睐的学生,哈佛、耶鲁大学的招生人员,一直都在世界各地穿梭招生。理查德.雷文强调,对于本科生的录取,耶鲁非常重视他们的推荐信,特别是来自他们高中老师的推荐信,因为高中老师能比较全面地了解他们,“当然,综合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还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不过我们正在努力向更成熟的录取机制方向努力,希望能将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的学生选拔入学。”

  今年,上海的复旦、交大两所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试点,引起各方关注。有个别考生在4月面试中被预录取,在6月的高考中分数却没有达到上海第一批本科院校的分数线,但他们还是接到了这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考定终身”的规则正在逐步被打破。用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的话来说,自主招生,就是要挑选适合复旦的学生。

  事实上,社会各界已清楚认识到:大一统的招生方式不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但人们同时也担心,高校有了招生自主权后会导致招生腐败的出现。王树国表示,因为担心出现腐败就不去改革,这是因噎废食,再说,一旦自主招生,学校必然会有一套制度来约束。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疾呼,要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把孩子们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 新华社上海7月23日电(记者肖春飞、吕诺、王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