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各国教育界对现行职业教育体制的探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5:08 新华网

  本文系参考消息北京参考供新华网专稿,未经参考消息北京参考授权不得转载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王明达日前在第三届职业教育国际论坛上指出,我国各产业整体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不少部门急缺高水平的技能人才。而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富有成效的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又如何呢?参与论坛的各国人士给出了答案。

  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加拿大社区学院协会业务发展及技术合作副会长内贾特·葛瑞克认为,增加再培训、再教育和再就业,要当作一个项目来开展。按公司需求设置专业是过去的一贯做法,现在通过了解再教育和再就业人员的情况,则是面对整个社会形势来设置专业。这样的方式更灵活、更科学。

  安大略省代表更是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会颇深。在他们的课题开发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合作教育”。职业学校同800位业主直接“挂钩”,学生和老师同时在企业进行一学期工作、一学期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老师根据情况不断调整专业知识教学方向。

  英国大学联盟董事会会员萨利·狄克特斯女士谈到,据统计,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要进行十次职业培训,每过一段时间,一个工人就应该再接受培训,因为有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需要将其引入到教育体系当中来。可以说,每个人一生当中为教育花的钱是很多的。

  启示之一:我国现在各级职业技术学校基本上面对就业前的青少年,这与终身教育的发展理念不适应。今后中国的职业教育需要面向各种层次的年龄人群,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提供转换职业岗位的需要服务。

  强调职业技能认证

  美国麻省波士顿温沃特斯技术学院院长佐瑞卡·潘提克博士介绍,他们对于职业资格认证专门成立了一个技术鉴定委员会,主要的任务就是运用计算机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国际性的项目认证。佐瑞卡·潘提克博士说:“美国现在开始了一种趋势,即更重视学生们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老师教出去的是什么,所以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

  现在,美国相关的鉴定委员会和全国28个专业技术协会进行了合作。而澳大利亚至少有14个专业的行业和技能协会,在整个培训认证的过程当中可以提供相关证书和学历文凭,并为最终的培训证书和认证提供定期检查。

  启示之二:适应“终身学习”这种变化,必须要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孙善学在谈到北京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时,着重点出了在职业资格认证方面,应统一规范地发放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切实加强职业教育与就业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多方解决资金问题

  萨利·狄克特斯女士介绍英国职业教育融资问题说,一方面,有很多大的产业没有足够的高技能熟练工人,而在小型企业没有太多的能力培养满足需要的工人,英国为此设立了一个支持系统,由个人、政府、企业共同出资进行培训,帮助企业培养一些技术比较熟练的工人。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因制造奔驰、宝时捷而著名,州教育青年和体育部职业与继续教育司司长马特斯介绍,当地职业教育体制使年轻人能在两个地方受到教育,一个是在学校里,一个是在企业里。这种双轨制使各个企业有责任按照培训条款来给员工提供培训,目前70%的培训是在公司完成的,30%才是在职业技术学校完成的。每年有60%的年轻人通过行业批准之后进入双轨制的教学体系当中进行学习,实际上学费是由公司来支付。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职业技术,而且也学习一些基本的学科知识。

  加拿大则是由各省省长负责建立职业教育机构,同时建立相关的筹资机构,从相关的企业和社会上筹得资金。

  启示之三: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联系密切,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举办职业教育当中的作用。大的行业和企业应直接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而中小企业应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费用,由地方举办综合性的职业教育,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

  开拓全球互动教育

  通过交流,专家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示对现今全球化压力的担忧,特别是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有工作能力的职业技能人才急缺。

  来自加拿大的内贾特·葛瑞克对中国学生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能加入到开拓全球职业教育的体制中来。他说:“加拿大有相对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我们能提供的设备也是一流的,同学们能够在这里获得想要得到的‘一技之长’。再次回到中国,这些同学肯定会得到赞赏。”他笑着竖起大拇指说,“但是,不管是获取先进理念还是得到技能培训,最关键还有一个语言问题。像参加一个会议,别人不会因为你的英语不行而专门设置层次较低的会议。增加技能才能让你的职业有保险。”

  启示之四:中国亟需更新职业技术培训理念,并加大与各国职业教育部门的全面合作。孙善学表示,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实训设备、专业课程以及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职业学校的教师与国外相应学校的对口交流,促进职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国际接轨。

  来源:参考消息北京参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