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大学副校长与研究生网上辩论 称对发言者无成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1:50 东方网

  7月10日,上海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余亮,在该校研究生部分管校长/主任的网上热线留言板上向分管研究生工作的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教授发了一封5000多字的长信,引来多名研究生跟帖,在短短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叶校长和研究生们就论文与学位是否该挂钩,学术论文是否应该提高要求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网上辩论

  事情缘起今年7月10日,上海大学在其研究生部网站上公布了对于《上海大学关于研究
生学位授予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体系的规定(试行)》的补充说明,重申了研究生学位与论文直接挂钩,并严格细化了两条,一是“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是指在这些期刊上以正常卷期发表的学术文章,不包括各种形式的增刊、专刊、特刊。二是“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正式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是指论文被刊登在正式出版的学术论文集中,不包括各种形式的没有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或汇编。

   5000字长信引发师生网辩

  上海大学此补充说明一经挂出立即在校园中炸开了锅,学生们议论纷纷,7月18日上午11点多,中文系2004级研究生余亮向校长信箱发了一封长达5000多字的信对学校的规定提出了不同看法,随后引来历史系、材料系等专业一些研究生的响应,一场校长和研究生的网络辩论就此展开。

  校长留言板人气急升,7月18日这天,以前访问量每天上百人次的留言板访客量达到了1500人次。随着不断有学生加入讨论,22日,访客数量超过3000人次,23日访客数量更是超过6000人次。

  目前,网络上的讨论已经告一段落,一向原则分明、作风硬朗的叶志明副校长表示,学校仍然坚持研究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这是学校发展道路上必须经历的历程和代价。一项制度是否合理,不能简单地看当前,关键是要看将来,看其是否对学校以及个人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如果是,那么我们就会坚定不移的做下去。今后有一些相关的政策制定,会在网上充分让学生们参与讨论再制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政策都这样,有些政策仍然需要通过学校引领,只要对学校和学生的今后发展有利的,就会坚持已有的规范

  对发帖学生我没有成见

  余亮说,他给校长信箱发帖是希望通过学校提供的这个渠道发表一下心声,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应该参加学校的制度建设。

  从校长和研究生们在网上讨论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对于叶志明副校长每信必复、复信及时的做法,学生们十分感动。对于学生们的发言,叶志明副校长也同样认真回答,短短几天时间,叶校长一人的回帖总字数达到了近两万字。“对每个发帖的学生,我对他们没有任何成见,今后也不会带有任何的偏见。”叶志明副校长表示,在短时间内回帖如此集中,有些回帖的字数都在千字以上,的确并不多见。我大概统计了一下,就这个问题,我在短短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回了有近两万字。我的校长热线到今年9月8日开通就整整四年了,一共有50多万人次登陆,2400多条留言,每信必复也是我每天工作内容之一。

  “平等的精神给人希望”

  有同学留言:“发帖同学不惟上,不惟师,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发言的精神,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得到了校方的赞赏,校方的认真态度,直面问题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态度也让学生们敬佩。”

  还有同学留言:“在这个论坛里,暂且不说大家的分歧,有一点是共同的:开诚布公的态度,平等的精神,这都给人一种希望,更是体现一种大学精神。”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胡守钧教授对上海大学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交流工具的多元化应该可以促进学生参与学校决策的进一步深化。

  对话·副校长

   叶志明 上海大学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校长,开通校长热线整整4年,一共有50多万人次登录,2400多条留言,每信必复

  “更多政策将网上讨论”

  记:学位与论文挂钩事件引发了您与学生们的网络大讨论,我们看到,学生们的反响比较激烈,您回帖的篇幅也比较长,这是不是您的校长信箱中回复字数最多的一次?

  叶:在短时间内回帖如此集中,有些回帖的字数都在千字以上,的确并不多见。我大概统计了一下,就这个问题,我在短短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回了有近两万字。

  记:您的校长热线都关注些什么内容?

  叶:学习、生活、工作、心理,无所不包,学生们会跟我谈理想,谈人生,谈心理困惑,谈自信心,谈招生和就业的问题,谈课程和外语学习,谈奖学金评定。等等,很多很多……

  记:您平时工作那么忙,能保证和学生们保持及时沟通吗?

  叶:每天刚上班和下班前,甚至于晚上工作到关机前,我都会花时间用来处理校长信箱里学生的来信。

  记:您为何如此青睐网上交流?

  叶:网上和学生交流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些学生当面谈比较害羞,放不开,在网上可以畅所欲言。另外我每年也会有一次和所有研究生同学的面对面交流,在一个大礼堂,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向我发问。

  记:但我注意到,学生在网上发帖都必须采用实名,这样的话,不是仍然不能大胆表达出心里的想法吗,为何不采用匿名制呢?

  叶:以前也采用过匿名制,但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匿名后讲话不负责,有时候说了一个问题,经过调查后却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部分不负责任的学生以匿名的名义会浪费很多有限的资源,这不合理,采用实名后,对学生的诚信是一种培养,学生也更讲义务,负责任了。

  记:这一次学生们关于论文和学位挂钩的讨论如此激烈,会不会促使您修改学位与论文挂钩这一政策呢?

  叶:不会。因为这个规定不是现在才有的,更不是我个人能够制定的,是校学位委员会全体会议早就制定的,近期会议仅仅是再次重申而已,我个人仅仅是执行者而已。

  记:那网络讨论影响过学校其他方面的政策制定吗?

  叶:虽然这一次学位与论文的讨论并不会影响学校政策制定,但此前我们的确通过网上讨论修改了学校的一些相关政策,比如关于毕业生办理毕业手续繁琐一事。另外学校还有一些在学生成绩办理方面不合理的管理手续经过学生的讨论也得到了改进。网络讨论将会形成长效机制,今后会有更多政策通过校长信箱网上讨论的平台得到改进。

  记:据我们了解,其他的高校也有类似校长信箱、校长热线这样的在线平台,但为什么上海大学的校长信箱特别热闹呢?叶:其他学校的可能也很热烈吧?我这里没有发言权,也不想发表评论。

  对话·研究生

  “发言表明我们在思考”

   余亮 上海大学文学院2004级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向副校长发出5000多字长信,引发学生和校长网上讨论

  记:怎么想到在校长信箱里发帖?

  余: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我觉得学生应该有参与学校制度建设的意识。

  记:你的这篇帖子长达5000多字,是不是花了你不少时间?

  余: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用两天的时间写了出来,在7月18日上午11点发到了校长信箱,由于字数太多,分成了四小篇才全部发了上去。

  记:你之前向校长信箱发过信吗?

  余:我以前只是浏览过校长信箱,但真正发帖还是第一次。

  记:你觉得网上交流和面对面交流有什么不一样?

  余:在留言板上是书面表达,可能更容易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各人摆明自己的立场,一目了然。面对面交流则可能更灵活。请注意我们学校的校长信箱制度不同于BBS那种,倒更像一个公共博客,而且是实名制,要求发言者必须对发言负责,避免了BBS那种比较混杂的局面。

  记:你发完帖后多长时间等到校长的回音呢?

  余:从留言板来看我估计是两小时,我上午11点发的,下午两点就看到回帖了。让我们佩服的是,有的同学在深夜将近12点留了言,不一会儿校长就回了信。

  记:你对校长的回复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余:我肯定还会保留我的意见,当然随着时间的变化我对自己写的东西也会有一个反思,比如说当时算下来的数据并不一定严谨。我不会保证自己一定就是对的,我只是表达出我的意见,同时也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我想我也能体谅校长的意思。在发言中我们也提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虽然不成熟,但是表明我们也在思考,有同学说,这个也是我们学校的培养成果,表明研究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责任感。

  记:你是否担心这一留言对你今后学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余:我不知道要担心什么,校长信箱这一渠道是学校长期以来的传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是受欢迎的。

  记:你们的讨论意见没有被采纳是不是有些失落?

  余:你的意思是不是说,非要出现那种情况我才高兴———就是我一提什么建议,领导就欣然接纳、照单全收,只有出现那样的结果我才会乐于建议?呵呵。其实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就做好意见不被接纳的准备。

  记:今后还会在校长信箱里发帖吗?

  余:我想还会的。如果我觉得有对学校有价值的意见还是会提的。记:有同学支持或是反对你的做法吗?你觉得达到你发帖的目的了吗?

  余:支持反对的都有。叶校长常说的一句话是:要有肚量容忍不能改变的事情,要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要有智慧去判断以上两件事情。我不敢保证我现在就有这样的肚量和智慧,这些我都会逐步锻炼培养,但勇气是一定需要的。早报记者 韩晓蓉 韩与薇(来源:东方早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