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供需两侧均出现严重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的中国特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9:25 沈阳网

  中新网消息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前指出,整个东亚都在经历一个“无就业增长”时期,中国的情况尤其严重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这几年来日益凸显,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了75万,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近日,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进行了一项“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截至5月底,20

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

  可以预料,这些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将很难找到工作。据教育部统计,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年34万人,2002年37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人;预计2006年将接近百万大关。

  显然,百万大学生一毕业即难于就业,对于投入了大量资金、时间的大学生及其家庭来说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实。这段经历势必会给毕业生心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如果这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在中短期内仍不能就业,明年、后年的毕业生再继续加入这个群体,则大学生就业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学生就业如此困难,说明供需两侧均出现了严重问题。

  从供应角度看,始于1999年的大学扩招,导致2003年以来,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人数为145万人,今年剧增至413万,仅这一年新增的毕业生人数(75万)就已相当于2001年总毕业生数的一半。过去几年仍然高速扩张的大学生也将在未来三四年内进入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如此涌出校门,即使再有活力的经济体,也无力满足如此众多的对相应就业岗位的需求。

  更何况,中国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疲软,也即中国经济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自90年代以来大幅度下滑。20年前,中国GDP每增长3个百分点,就业增加1个百分点。现在,则需要GDP增长8个百分点,才能让就业增加1个百分点。国内有关部门也曾经进行过测算,揭示了同样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创造240万个岗位;90年代以来,由于资本、技术对劳动的替代,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已明显减弱,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创造7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前发布的《2006亚洲太平洋地区人的发展报告》指出,整个东亚都在经历一个“无就业增长”时期中国的情况尤其严重。

  这种无就业增长说明经济增长方式是扭曲的。90年代以来政府主导、出口导向、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可以在短期内实现地方政府政绩最大化的增长模式,但同时,它也是一种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极端低下的增长模式。因为,增长最快的投资、出口部门基本上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具有强烈的排斥劳动力的倾向。

  更糟糕的是,这是一种权力垄断的增长模式。一方面,某些政府部门为了短期经济效益,维持甚至强化某些企业的垄断地位,而禁止民营企业进入。这样,这些行业不仅不能吸纳劳动力,反而在排斥劳动力。另一方面,那些所谓不能实现地方政府政绩最大化的部门,比如民营企业、普通服务业,就受到有意无意的抑制。1990~2004年,私人投资在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一直在15%以下,而国有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及重化工业领域,这些部门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是非常低下的。其结果就是,能够创造就业岗位的部门的投资远远低于那些排斥劳动力的部门。因而,尽管近几年来,投资屡屡过热,但其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却没有多少增长。

  一方面出现无就业增长,另一方面,新增劳动力却迅速增加,自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政府各部门已经采取了若干措施,比如,各地组织大学生到乡镇甚至村委会任职;舆论也奉劝毕业生放低身段,破除精英意识,先找个工作再说。大学生也确实在追逐任何一项职业:当保姆、当幼儿园教师、竞聘公路收费员等等。

  但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还是需要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两侧寻求基本面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说,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破除垄断,需要给私人创业更大自由,给私人经济以平等的权利。有人估计,如果放开金融、烟草、电信、电力、铁路、航空、石油等10多个传统垄断行业,可为社会提供2000万个增量就业机会。

  这些已是老生常谈,但是,考虑到大学毕业生失业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政府似乎应该多一份紧迫性。没有就业增长,没有民众收入的同步增长,经济增长就没有意义。而目前地方政府却普遍沉迷于官员政绩最大化的目标,怎样才能矫正这种趋势?

  当然,可以预计,即使立刻进行改革,矫正这一趋势,就业岗位也难以迅速大规模增加,而大学毕业生规模却仍将增加。因此,从供应的角度看,各大学应当自明年起适当收缩招生规模,以避免中期内失业大学生人数累积过多带来巨大社会风险。

  相关新闻:

  大学生就业调查: 六成预期月薪一千至两千元

  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 调查”结果昨天公布。 ... 在大学生就业预期(特别是薪酬预期)方面,研究发现,有六成 以上(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至2000元之间,但“零工资”群体比例为1.58% ...

  大学生就业难四大原因:不能吃苦被淘汰占50%

  有些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因为吃不了苦而被淘汰的高达50%。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调查显示,毕业 ... 当前大学生就业率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是大学生“有业不就”,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很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比较高,不愿到 ...

  教育部肯定港校内地招生

  针对港校在内地招生带来的新情况,教育部称正在研究论证

  昨天(25日),教育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港澳高校在内地招生,对内地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针对港校在内地招生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教育部正在研究论证,并提出进一步的措施。

  从高额奖学金抢内地生源,到香港和内地高校之间的“状元”之争、港校在内地招生给内地带来的不公平竞争和优质教学资源的浪费,再到港校内地招生给内地高等教育体制造成的“鲶鱼效应”等等,最近以来,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情况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针对港校高额奖学金吸引内地优秀生源是否会对内地奖学金制度形成冲击的问题,教育部财务司巡视员、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指出,这不会影响内地奖学金制度,因为奖学金制度是和当地生活水准和消费标准相适应的。

  针对日前媒体报道的“目前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在招生制度上存在不太合理的地方,导致内地高校与港校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状态”和已经在内地被名校录取的学生放弃北大清华而选择港校造成的优质教学资源浪费等观点,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比较研究室原主任王一兵认为,很显然,内地高校以及国家教育部门对港校在内地招生带来的尴尬和程序漏洞等技术性问题估计不足,所以造成了一些名校学位的空缺,同时让一些优秀却没有被录取到名校的学生也不再有机会享用这些教育资源。“这实际是牺牲了另外一部分学生的利益。”王一兵认为,教育部应该统一考虑这种情况,修正因为录取程序带来的教育资源浪费,统筹考虑招生制度和办法。(记者吴狄)

  27%学生助学贷款未获批

  教育部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情况,透露自2004年6月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施以来至今年6月底,全国申请贷款但没通过审批的学生约占申请总人数的27%。 >>点击详细来源:新华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