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香港因素能否推动高教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14:59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香港高校较大规模到内地招生,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推动力量,现在就看教育主管部门能否作出明智的选择:是正视问题,借香港因素推动高等教育变革,还是照顾旧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把香港因素纳入到旧体制,继续在旧体制下自我欣赏。

  香港各大学到内地招生,必将成为中国今年最为重大的教育新闻。

  往年香港高校也到内地招生,但因为招生人数很少,对内地高校没有多大影响。今年,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均创历年新高,仅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4所高校就招收了约900名内地优秀生。这其中包括了若干省份的高考状元。内地、香港两地高校在招生环节终于面对面地碰撞在一起。不少考生面对香港高校与北大、清华的录取通知书,选择了前者。

  有人因此断言,内地高校如果不思改革,相对于香港高校,将成为二流大学。对此,香港高校相当谦虚,北大、清华等内地传统顶尖大学却不认可。他们一方面以自己录取了多少位高考状元来论证自己并非二流,另一方面则抱怨香港高校的录取方式不公平。北大招办主任刘明利最近就在广州公开抱怨,目前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在招生制度上存在不太合理的地方,导致内地高校与港校处于一种不公平的竞争状态。

  刘明利所指的风险确实是存在的。现行录取方式是学生在没有得知分数之前填写志愿,然后高校在各地招生办的监督下,按照一定比例——通常是120%——投档,从中录取中意的学生。某个学生一旦第一志愿报考北大却没有被录取,就只能上那些比北大差一大截的学校。这就使很多优秀学生为了稳妥而不报考北大。

  而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除两所高校列入内地本科首批录取名单外,有六所高校则采取考生自行选报、高校自主录取的办法。在这种方式下,报考港校不会影响内地学校的录取,还可以兼报多所学校,考生风险大幅度降低,纷纷报考香港高校。但对于内地大学来说,如果报考北大的学生最终选择了去香港读书,北大只有在开学报到时才会知道,而这名学生空下的名额就浪费了。大学即损失了一名优秀考生,当地也浪费了北大招生名额,对其他有意向报考北大的考生似乎也不公平。

  一向享尽荣誉的北大、清华发出一些抱怨是正常的,毕竟,香港高校硬是从其手里抢走了一些优秀生源。刘明利所说的那种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成立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这种不公平。

  这恰恰是让人担心的地方,有内地高校提出,为了避免这种不公平,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应全部纳入统招计划。可以相信,内地高校,尤其是北大、清华这样以一流大学自许的高校,已经展开了对教育主管部门的游说,而以他们在教育界、甚至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力,这种游说很可能取得成功。

  假如香港高校明年真的被纳入统招计划,那将是令人痛惜的事情。如果说在过去若干年,香港、内地“一国两制”体制在经济上推动了市场化改革的话,那么,“一国两制”也可以成为推动内地教育改革的一股重要力量。香港高校较大规模到内地招生,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推动力量,现在就看教育主管部门能否作出明智的选择:是正视问题,借香港因素推动高等教育变革,还是照顾旧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把香港因素纳入到旧体制,继续在旧体制下自我欣赏。

  应该说,改革的民意与专业意见已经比较明确了。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于2006年5月下旬首次在北京市18个区县开展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意向”快速调查,受调查的518人次中,对“根据志愿、按比例投档”录取方式满意的为占25.5%,认为比较满意的为49.4%,认为不满意的为25.1%。民众的态度还比较犹豫,但是看到香港高校在内地的录取结果,内地民众普遍地认为这对考生更人性。至于在教育专家圈内,早就形成了共识:现有的高考录取制度必须进行改革。

  改革的方向也是十分明确的:给予大学和考生更大的双向自愿选择空间。目前的高考制度盲目追求科举制式的形式公平,逐渐演变为一连串高难度杂技表演:不仅是一分定乾坤,也是一报定乾坤。考生在不知道分数的情况下填报志愿,更像押宝,如果对分数估计不准押错了宝,就会出现优秀考生落榜的奇怪现象。

  这样的制度毫无道理地给考生增加心理负担,并剥夺了考生在大学之间自由选择的权利。当然,它也损害了大学选择中意的学生的权利。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让人们看到了自由选择带给大学与考生的那种从容与喜悦。对于复旦大学扩大自主招生范围、以面试录取的试验,怀疑之声渐渐消失。

  因此,北大、清华等高校如果真心要成为国际一流大学,面对香港高校招生冲击波,应当向教育部门游说,争取属于自己的自主招生录取权。这本来就是大学的固有传统,如果它在以前曾经运转得很好,如果它在所有国际一流大学都运转得很好,那就没有理由在今日的北大、清华卡壳。问题是,北大、清华有没有如此改革的勇气?当然,人们也会问?教育主管部门有没有进行这种改革的勇气?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