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温籍旅美学者马大任和他的“赠书中国计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16:11 温州新闻网

  题记近日,温大图书馆的外文架上多了一批旧书。封面并不光鲜,书页或有旁注;从一些扉页上工整的中文落款,可以看出它们曾是大洋彼岸某知名华裔学者的珍藏。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说,如果没有“马老师”这个老乡,这些宝贝旧书不可能漂洋过海到温大。“马老师”是温籍旅美学者马大任。两年前,84岁高龄的马大任发起“赠书中国计划”,十几位耄耋学者四处奔波为国找书,号召全北美华裔学者把私人藏书赠送给国内大

学图书馆。去年,首批一万多册图书运抵中国——

  

温籍旅美学者马大任和他的“赠书中国计划”
▲1991年11月,马大任在纽约公共图书馆东方部。
温籍旅美学者马大任和他的“赠书中国计划”
▲1989年温州中学为马氏捐款颁发的荣誉证书。
温籍旅美学者马大任和他的“赠书中国计划”
▲马大任赠书北航后与该校副校长郑志明(左)合影。
温籍旅美学者马大任和他的“赠书中国计划”
▲1947年离国前于上海拍的全家福(后排左起:马大猷、马大任、马大恢、马大抗;前排左起:文广莹、黄香篆、马公愚、马大望)。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马大任说,“海外华人有如‘射干’,祖国是‘高山’,我们之所以帮助祖国发展文教事业,兴学树人,也是帮助自己和子孙后代。”

  漂洋求学缘为国

  86年前,马大任出生在当时的永嘉望族——马家,一个三百年世泽绵长的书香门第。家族中有5人列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他的父亲马公愚,便是当时闻名的书法家。

  那年马大任初中开学,画了一幅画偷偷贴在灶间:一个小人,解开镬盖,热气腾腾,题为“开镬了”。“镬”在温州话里与“学”同音,意在“开学了”。

  在弟弟马大猷的记忆中,在百里坊马家大院生活的十五六年,总伴着兄弟姊妹爽朗的书声笑语,而二哥是家里最聪明的孩子。

  马大任后来在马孟容、马公愚诞生一百一十年纪念会上说,“小时候常见父亲写字、画画,非常想学,但是父亲认为书画救不了国,要我学习理科,以投身救国运动。”

  烽烟相随,马大任没有办法成为书法家,他在江苏省立上海中学读书还不到两年,抗日战争便爆发了。

  那时候大哥马大恢和堂兄马骅几个人组织了读书会,一起读《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据马大猷说,受这些“禁书”影响,几个兄弟相继投笔从戎。大恢和大任是“华北战地服务团”的救亡青年,1937年上海沦陷,两兄弟唱着“大刀进行曲”、演着宣传小品随军队一路撤退到了重庆。

  父母没有阻拦儿子救国的道路。烽火连天,家书难求,身在法租界的家人,只能得知“人还在,一切都好。”

  但其实那个时候,马大任没有经济来源,半工半读体味自力更生的艰难。马大猷说,抗战打了几年,二哥在中央大学就断断续续读了几年,先是在外文系,后来又应征入伍,在当时美国“飞虎队长”陈纳德将军的办公室任机要翻译,有了钱又回到学校攻读新闻系。

  1946年冬,兄弟在北平相逢时,大任是当时国民政府宣传部国际新闻处的记者,负责报道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外事新闻。马大猷印象里,二哥就在吉普车上写新闻,大腿上的袖珍打字机噼里啪啦响,一篇新闻消息便一气呵成。那个感觉在今天说来,很“酷”。

  但到了第二年暑假,二哥却令人意外地抛下了当时所谓“锦绣前程”,如同儿时“开镬”离开,但这一次他走得很远。

  “大哥、二哥收到了美国大学的通知书,打算学完本事就回来。”马大猷说,虽说兄长在人家眼里是“天之骄子”,可是他们却想为国家带回一些有用的东西,“经历了战争的人都知道,中国缺什么。”

  甲子乡愁集成书

  或许,59年前,当轮船在大西洋的海面飘荡时,甲板上的马大任,并不十分清楚自己带回国的东西将是什么。

  几十年来寻着答案,最终应了那句老话,“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他带回的不是别的,是一册册,一箱箱,一船船——书。

  大恢、大任两兄弟到了大洋彼岸,消息来得更为辗转,后来朝鲜战争爆发,书信联络几乎中断,剩下的只有游子的乡思与慈母的挂念。

  等他们有机会给父亲磕头,已经一晃30年。

  马大猷说,1978年回国探亲,两个哥哥为国家当时的落后深感忧虑。此后五兄妹以父亲的名义建立图书基金,多次为温州中学捐款,到了1989年,累计上万元的款项在当时已经不是小数目。

  但除了捐款,身为图书馆学专家的马大任,或许更清楚,缺书是一个问题。

  马大任,1948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州新闻学硕士学位,10年后又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此后陆续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布道研究图书馆副馆长,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中文部负责人,美国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东亚图书馆馆长,荷兰莱顿大学汉学图书馆馆长等职务。1985年在荷兰退休后又受邀担任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东方部中文负责人,直至1992年“第二次”退休。

  书,是他一生的职业,也是他与祖国最密切的联系。

  1978年第一次回国的马大任,特地拜访了北京大学图书馆负责西书采购的副馆长梁思庄。梁思庄是梁启超的女儿,是他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的老学长。这次拜访,他记住了一句话:“北大已经十年没有买一本西书。现在可以买西书了,但是全馆没有一个人知道选购西书的方法。”北大尚且如此,国内其他大学图书馆缺乏西方书籍的情况可想而知。

  中国图书馆馆藏建设主要途径有三种:采购、交换和赠书。为了避免外汇浪费,政府把图书馆采购西书的外汇集中在一家公司,由该公司统一采购,这便是“中国外文书店”,1973年以后改称“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

  但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书目中,非专业的采编人员只能随性打勾,不但使大学失去西方书籍的信息,而且减少全国大学的总藏书量。而当大学从教学型转向开发研究型,藏书的多少,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成败。

  去年3月,马大任在新泽西书友会上演讲时说:“大学本科三、五年的教学所需要的书很有限。但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许多大学成立了研究所,还有博士班,教授也要作研究,大学图书馆就同许多美国的大学图书馆一样,成为研究图书馆。一个研究图书馆,像哈佛,雅礼的图书馆,比他们的本科图书馆大十倍到几十倍。中国的大学绝对无法把图书馆扩大那么多。同时他们所缺的书绝大多数是已经绝版,有钱也买不到。所以加强中国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是一个长期而且困难的问题。”

  国内各个大学图书馆西书闹“书荒”。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坐在书堆里的他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身后的书。

  在美国,学者的藏书只能送人或者扔掉,扔书还必须装在塑料袋放入废品箱,否则要罚款。找个相知的爱书人来继承“遗产”,无疑是学者们一大心愿。

  经过调查,马大任发现这个未经充分利用的“宝藏”的价值。美国每位华裔教授或学者,家中藏书至少3000册,而在北美(包括加拿大)的华裔教授或相当于教授级的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士约有10万人。这个藏书量是:3亿册。

  耄耋奔波只因书

  通过“google”上搜索“马大任”,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赠书中国计划”,还有老人为这个计划写的中英文号召信。

  在今年纽约《中美军民并肩抗战纪念展》的祝辞中,他再度如此慷慨陈词:“中国现在经济发展了,但缺少知识还是要挨打……为此,我们几个老人成立了一个小组,正在实施一个‘赠书中国计划’……”

  马大任去年给自己写了这么一首打油诗,其中写到:“所以决定去找书,把书讨来送大陆。可能收到不会多,但是也不无小补。讨书有些像讨饭,求爷拜奶还枵腹。常常碰壁伤脑筋,还为搬书劳筋骨。”

  他似乎总是为此奔走相告。

  他的奔走相告,很快在纽约附近的学人、教授及其家属中得到支持。2004年,欧洲史的专家袁澄和国际经济学权威王念祖去世,他们的家属依据遗志把大量书刊、档案送给了“赠书中国计划”。马大任与同事们花了三个多星期的时间来清理一百余箱的书。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图书馆送来62箱图书;纽约市立大学下城医学院图书馆馆长胡千里先生送来40多箱的医学教材和参考书之后,继续替赠书工作组挑选纽约市各大学图书馆余书中可用的图书。新泽西州的宋安华先生收集了60多箱周围学人的赠书;张浩先生送给北京大学外语学院100多箱书。

  鸡年过半,工作小组募集到一万多册图书,足够装满一个集装箱。

  集装箱的运费和报关手续费用,由收书大学承担,平摊到每本书约为1到2美分,即不到0.2元人民币。收集书的其他费用——几千美金雇工搬运,各地奔波的食宿,纽约仓库的租金,则来自马大任他们自己的退休金和捐款。

  2005年7月21日,他们联络运书公司打包装箱,起运地纽约,目的地中国青岛。中国教育部指定的“赠书转运站”正在那里,各个等待取书的大学有关人员也在那里。

  2005年底,因为马大任的关系,温州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黄显堂授命赶赴青岛,从第一批“赠书中国计划”里获得2000册。他说,买一本原著要650元,而这些书一本只用一些运费。不久,他们又收到马大任老先生的来信,让学校进一步提供所需图书的书目和数量,以便自己“有所偏心”。今年1月,马大任在给温州亲友的信中说:“我还是为‘赠书中国计划’忙。忙着找书,找钱,想早点装满一个集装箱的书,运到中国。” 黄之宏

来源: 温州教育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