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创作出版陷低谷 儿童文学“纯真年代”没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19:26 沈阳网

  今年是陈伯吹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中国儿童文学界的一代宗师,昨天下午,上海书展举行“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首发会,10余位儿童文学作家集体亮相,就上海“昔日儿童文学重镇缘何风光不再”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创作出版陷入低谷

  上海曾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方重镇。许多上海作家如王安忆、陈丹燕等,都是从儿童文学创作开始踏上文学之路的。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的《巨人》杂志,有儿童文学界的《收获》之称,曾经陪伴很多人度过青少年时期。而1998年以来,上海儿童文学的创作、出版陷入了低谷。《少年文艺》的订阅量从鼎盛期的100万左右跌到目前的10万左右。而《巨人》由于资金和稿源上遭遇双重“寒流”,已在3年前停刊。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过去出版的儿童文学小说,印数一般能达到每本约三万至五万,而现在8000本已属高印数。

  “纯真年代”渐行渐远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一方说,上海的儿童文学创作总体质量其实并未降低,儿童文学遭遇的寒流实际上也是这个时代阅读倾向变化的反映。“受到追捧的往往是故事的表演者,而非故事本身。”儿童文学从过去的成人写儿童读,向童写童读——青少年写自己的生活给同龄人看转型。一些青少年作家的作品尽管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但在内涵和文学品质上常常存在比较粗糙的缺陷。王一方将其定义为消费的儿童文学。而网络媒介的兴起,则大大削弱了传统纸媒作为发布平台的功能。传统纸媒的意义,现在更多的体现在使作品获得评价、认可的层面。而现在这样的评价功能,也在趋于偶像化。“市场的浮躁,也使得作家的创作趋于浮躁。”我们的作者不是不能写,不愿写,陈丹燕最近就在给我们写《我的精灵妈妈》的续篇。但总体来说,我们的市场没有形成这样的阅读氛围,阅读和创作倾向的多元化,使得儿童文学的“纯真年代”渐行渐远。

  没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者郑春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没有年龄、国界之分的,《格林童话》、《哈里·波特》的读者年龄跨度是非常大的。”在中国,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被认为是“小人书”而遭到冷遇,大多数成年人因其“幼稚”不屑与之为伍。而在国外,儿童文学与成人读本并没有明显划分,《安徒生童话》是西方仅次于《圣经》的读物。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一方面有文化传统的因素。如《哈利·波特》的诞生就与英国的魔幻文学传统、“彼得·潘”的影响密不可分。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更多的将儿童视作成人生活的预备,尽管像周作人、鲁迅这样的大作家也做过儿童歌谣的收集整理工作,但总体来说,儿童文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打造海派新经典

  究竟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是真正能受到青少年读者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周晴介绍说,已经有人在做细化儿童文学受众对象的相关工作,以改变中国儿童文学“低龄化”的印象,这是一个观念性的改变。儿童文学不能高高在上,必须“弯下腰”亲近学生,走进校园。王一方说,“过去我们出书,出完交给新华书店就完事了。”从去年起,少儿社开始了一项计划,将作家和作品送入校园,和他们的读者做最直接的交流互动。而在最近举行的江浙沪三地儿童文学界人士聚集的研讨会上,则对长三角地区合作推动儿童文学创作、出版,打造海派儿童文学的新经典达成了共识。“儿童文学系统理论的整理、出版也已在筹划之中。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相信精致的、前沿的、开放的儿童文学一定会重新回到上海、打动上海的少年儿童。”王一方对记者说。

  据悉,停刊3年的《巨人》即将以年刊形式复刊,“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出版50种儿童文学作品……上海儿童文学正在逐渐走向复苏。也许,在一段时间内,儿童文学将无法立即成为大众流行,但至少不会,也不应是小众化的作品。来源:新华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