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一间寝室里讲“四国闲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14:54 新民晚报

  昨天,因暑假离别一个月的上海杉达学院新闻传播系204寝室大二班女生重新欢聚,4个人七嘴八舌,迸出了西班牙、德语、意大利语、韩语4种语言。根据一家进修学院教授西班牙语的任老师透露:往年只有一个班20人规模,今年每班30人,还扩大到了3个班,“多语种学习真是热疯了!”

  努力的“年长族”

  学习多语种并非清一色的学生族。今天,你到许多知名高校或进修学院多语种学习班瞧一瞧,埋头充电的在职白领比比皆是。学员年龄参差不齐,最多的相差20多岁。这批大龄学长的学习韧劲、勤奋态度,堪称年轻族的楷模。

  在本市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做程序设计的唐先生毕业于交通大学,一口流利的英语曾让他引以为豪。然而,随着业务量的扩大,与海外客户接触越来越多,许多说西班牙语的人让他感觉捉襟见肘,尽管也有翻译相随,但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凭着对英语良好的语音、语感基础,他决定每晚去充电学习西班牙语。早晨6时起床,他先到公园僻静处用西班牙语大声朗读或自言自语1个小时,然后再去上班。近一个月下来,他的西班牙语已经有模有样。“半年内基本拿下西班牙口语,然后再去攻意大利语。”言语间充满自信。据了解,在这个班32个人中,与唐先生年龄相仿的还有十多个。

  专门来上海学

  暑假里热衷多语种的在校大学生中,有许多是从外地专门来沪求学的,他们放弃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埋头学习新语言的课堂。在长春读大学的浙江姑娘小陈,为学习葡萄牙语,专程来到上海,与好友住进本市一所高校的生活园区,月租费450元,一个月学期满再回去。为何舍近求远呢?她告诉记者,自己家乡进修多语种的学校数量少,教师也不太正宗,葡萄牙语学习点更是凤毛鳞角。而她已打算在大学毕业后,去父亲的公司做事。那需要与不少说葡萄牙语的客户打交道,而公司目前没有这方面的翻译人才。于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她最终选择了条件好、路途相对较近的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一批江西、安徽籍的学生,今夏已经是第二个年头没有回家了。环科系的小陈说,不是自己不想亲人,关键这里同学多,既是玩伴,又是学伴,大家都非常努力在“第二课堂”学习,自己自然不能落伍。他与同寝室的其他3名同学都选择了韩语。他们一致认为,现在英语太普遍,掌握一两门其他语言,尤其是多语种,将来对毕业后寻找理想工作肯定有帮助。

  避免一哄而起

  本市将多语种作为第二课堂开设已有近两年的时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一位张姓大二女生告诉记者,她的西班牙老师尽管已换了两次,但每次都是由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做老师,语音纯正,但价格也不菲。一个学期1500元,比学英语贵30%至40%。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多语种开班的高额利润,一些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或挂靠名校,或借租老师,或由多语种国家在沪留学生充当老师,办学质量较难保证。

  一位教育界人士认为,类似以往英语进修班的一哄而起,多语种学习班如不加强监管,今后也会重蹈覆辙。本报记者郭剑烽

  通讯员范小锋张婷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