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在生存实践中,不同专业大学生希望优势互补但却时常遭遇分歧团队合作: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8:05 东方网-文汇报

  为改变往届比赛中一些大学生单枪匹马“打拼”的现象,今年华东理工大学的生存实践大赛明确提出“团队合作”的要求,规定参赛大学生要根据小组的情况共同制定一个可操作性强的策划案,由三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策划案。

  在由三人组成的临时团队中难免出现分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价值取向,参加生存实践的大学生选手们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分歧,一次又一次的磨合。

  该驻守还是该流动

  “当初组队时希望不同的专业背景能使我们在实践中优势互补,但开始做策划时就出现专业不一致所带来的困扰。”在A组“红色联盟”的团队中,吴春波学的是流体机械,汤婧和张屾超分别来自商学院和信息学院。吴春波本想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商家设计一整套的图纸来“维持生计”,但10天的时间太紧,其他两名成员对图纸设计又一窍不通,他不得不放弃自己最初的想法。

  到了青岛,这个小组以摆地摊“谋生”。生存实践进行到了第五天,刚尝到在一个大厦前卖纪念品特别红火的“甜头”,对于要不要把那里当作一个固定“根据地”,小组成员之间又产生了分歧。张屾超认为应该在写字楼里“驻守”下来,但组长吴春波却认为那里的购买群体是固定的,后两天很可能不会再出现火爆的场景。最后他们只好继续“游击作战”。

  与A小组相似,B组“星光”团队的成员在比赛之初也出现了分歧。由于前两天的酒店推广项目不见成效,因此他们把希望寄予了第三方案——向当地报社投稿,有些着急的组长阮辰旼希望在与报社负责人的“谈判”中凸显找工作的目的,而组员陆婷婷却在与对方交流中没有提出明确的投稿策划。“可能我们的价值取向有些不同,婷婷注重过程,而我更注重结果。”阮辰旼对这次不成功的实践显得有些无奈。

  三个和尚如何“有水喝”

  如何让力量集合在一起,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B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三个人开始寻找共同的优势。虽然组长阮辰旼学的是环境工程,而组员陆婷婷和李小萌分别是物流管理和金融保险专业的,但他们都是学联信息中心的成员,都能写比较专业的调研报告,这一共同的优势使他们策划品牌市场推广比较拿手。“当最后找到了车行品牌推广的工作以后,我们一起做推广策划,一起做信息采集,之前的一些小分歧也逐渐消失了。”阮辰旼说。

  与其他小组不同,吴怡浛小组的成员都来自商学院,并且都是学校MBA协会的成员。“我们花了三天的时间为一家地下商场做了一份两万字的策划,并根据商场的实际情况比较一致地确立了一个主方案。”由于所学的知识基本相通,他们在预算、供货商渠道以及商业评审等一些细节问题上也基本没有出现分歧。

  据领队老师储琰介绍,本次大赛特地为选手们增加了团队精神的培训,并要求选手以团队的形式一起制订策划与展示成果,为小组成员日后的合作打下了基础。“虽然他们在之前的培训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默契,在大问题上能够成功地协调角色,但在比赛过程中小分歧是肯定存在的,经常会遇到‘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问题。”储琰笑着打了一个比方,“社会是一个广阔的舞台,这次比赛让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选手们试着合作,不断寻找契合点,相信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

  本报实习生谢丹凌本报记者陆静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