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谢谢恩师给我们的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14:54 新民晚报

  “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总会遇到给你巨大影响的人,他们给你展示一个更宽广更迷人的世界,他们改变你人生的方向和命运的轨迹,应老师对于我就是这样的人。”2001年刘长庚从山东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读博士,导师应必诚教授是国内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马列文论研究家,从学术、精神和生活上给了他很大帮助。如今,刘长庚自己也走上讲台,成了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的一名教师,回忆起恩师,刘长庚十分感慨地说,“我要谢谢恩师给我们的爱!”

  五十万字论文逐字批改

  2004年初,刘长庚和另两名同学将论文的初稿交给了导师应必诚,合起来足足有五十多万字。“一般来说,博士生导师在指导论文的时候往往只关注论文的核心观点、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从大的方面控制一下就可以了,更何况应老师已年近七旬,评阅五十万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拿到手稿时我们都惊呆了,应老师同时用铅笔和红色水笔细细密密地写满了各种各样的评阅意见和修改办法。”让刘长庚更感动的是,应老师是在病中完成论文的批改工作的,为了不影响大家,应老师一直撑到论文答辩结束才住进了医院。

  师父师母为学生排忧解难

  刘长庚在博士论文后记中写道,“应老师的思想和学问简洁透彻,应老师的文章清晰隽永而且玲珑剔透。应老师给我们上课,先是微笑着细心地倾听,然后总有四两拨千斤的指点。这种游刃有余的高妙也正像应老师的处世和为人,生活中的应老师恬淡洒脱又不失睿智。”应老师不仅是刘长庚学术上的师表,更是他生活中的楷模。应必诚老师的爱人邓逸群也是复旦大学的教授,两人经常请学生去家里做客,探讨学业之余,还热情招待学生,并和他们讨论人生、爱情、事业等问题,为大家排忧解愁。

  抱病参加学生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那天,刘长庚和同学们都有些遗憾,因为应老师那段时间在新华医院吊针,同学们都以为他不会来了。没想到应老师硬是拔下针头离开了医院,赶在下午的仪式开始前到达复旦校园,同学们见到他无不拥上前去迎接。“我看见应老师从出租车里走出来的时候,手背上贴着打点滴用的胶带,手里捏着一个消毒用的棉花球。我们大家都很激动,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啊,为了见证我们毕业的光荣一刻,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抱病赶来,一股爱的暖流涌上我的心头。”见习记者徐婉青

  上海教育电视台今晚9时30分播出电视片,新民网(www.xmnext.com)同步播放视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