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00:46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包河区教育过去走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十一五”时期,包河人将继续以实际行动积极探索,面对挑战,力争实现区域内教育事业的“特色、均衡、现代化”目标,为开创现代化滨湖新区建设的崭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

  努力超越,高瞻远瞩定位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包河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普及十五年教育。提供充分的0~6岁婴幼儿学前教育服务,学前幼儿三年受教育率力争达到98%以上;小学、初中入学率将分别达到100%和99.8%以上,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要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努力达到95%以上。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是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适应“工业强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力争达到14.5年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30%以上。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各类社会教育普遍开展。

  最后是努力形成教育发展特色,基础教育能得到优质均衡发展。包河区将力争创建一批省、市、区特色示范学校,不断创造教育发展的新亮点,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特色,力争创建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取得成功。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学段之间的差距。力求全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流动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重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优质教育覆盖率达到80%以上。以特色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优质均衡引领区域教育现代化。

  努力超越,实事求是制定发展重点

  一、激活教育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强化学校德育。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坚持以育人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探索德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生存能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积极完善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学生德育网络,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鼓励实行开放式办学。鼓励学校之间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教师支教工作,促进师资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鼓励支持学校的体育馆、图书馆等教育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模式。全区中小学基本普及外语教育、计算机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大力开展创新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科学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坚持督政和督学相结合,强化教育督导,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办法,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二、优化学校布局,加强示范性学校建设

  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进程。在“十五”基础上,加大对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所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强化示范性学校(幼儿园)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创建一批省、市、区及特色示范学校和省、市级一类幼儿园。加强名师名校建设,充分发挥名师名校示范辐射作用。

  三、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教育网络

  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包河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和重要突破口。2006年,全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均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7年,全区各级各类中小学基本实现“校校通”,2/3以上的学校建成校园网;到2008年,全区各中小学校5年级以上学生基本学会网上操作技术,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

  充实并有效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开发、建设共享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在区教育信息中心设立优秀教师教育资源库,建成较为健全的中小学优秀教师网上辅导课程;积极推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学科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积极推进远程教育,使之与全日制学校、成人教育学校形成立体的教育网络,为城乡人们提供终身学习的条件。

  ·陈罡 丁梦林·

  拉开超越发展序幕的包河教育之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