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摘掉有色眼镜看中国IT大学生:并非只擅长应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16:11 大河网

  大河网讯

  通过一场创新大赛,中国大学生被发现并非都只擅长应试,

  他们动手能力不错,团队合作精神不错,外语也不错——

  “动手能力差,知识结构陈旧,不善于表达自己,缺乏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正当我们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出炉的学生不断受到一些IT公司抱怨的时候,近年来在全球最大的学生科技竞赛——微软“创新杯”比赛中,中国高校的学生却拿了最多的奖牌,甚至超过了印度、美国这样的软件大国。

  这个始于2003年、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6万多名选手参加的计算机比赛,自从中国代表队2004年首次露脸后,3年来,凡是小组赛中和中国队分到一组的选手都会认为自己“不幸”进入了“死亡之组”。

  能连续3年在有100多个国家参与的竞争中有所斩获,至少说明同题竞争下的中国学生还是有优势的,那么这些优势究竟是我们计算机教育体系下的必然,还是参加竞赛学生个人资质背后的偶然?

  中国学生并非都只擅长应试

  微软公司大中华区开发合作部总经理柏尚杰介绍说,“创新杯”大赛的特点是每年由微软聘请的专家设定一个比赛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又设有软件设计、短片制作、界面设计、游戏、逻辑算法、渲染技术等若干比赛项目。

  在接手这项工作之前,这位有美国教育背景的英国人对中国学生的印象是“只擅长应试”。

  “软件比赛不是考试,不是靠多练习、多操作就可以赢的。”而事实上中国队3年拿了7块奖牌的成绩给了他惊喜,特别是2005年,因为中国队得的奖牌数最多,大家甚至把那一年称为“中国年”。

  在今年“创新杯”的6项比赛中,软件设计被学生称为皇冠上的明珠,不仅因为它奖金最高,有3.2万美元,更因为它难度最大,必须运行最先进的技术,设计得像一个真正的产品,并向评委提交产品开发的远景报告。

  今年“创新杯”比赛的主题是“科技使我们过上更健康的生活”,获得中国区第一名的北京工业大学代表中国进入最后有42个队参加的全球软件设计决赛。大三学生张峥是这个小组的负责人,他和另外3名同学花了8个月设计的运动机是一款针对没时间到健身房锻炼的办公室一族的电子产品。

  产品看起来很简单,一副特殊的手套,一台电脑,还有一些相关的设备,当办公族需要休整几分钟时就戴上这副特殊的手套,之后做的每一个动作都会被与手套有感应的电脑反映出来,比如,使用者挥舞一下手,电脑里的机器人也会做同样一个姿势。

  “别小看了这个设计”,柏尚杰告诉记者,学生了用了好几项当今最前沿的技术,这些技术远远超过了他们在书本上所能学到的知识,为了设计这套产品,他们必须自学和琢磨很多东西。

  中国IT教育能给学生什么

  中国学生在“创新杯”大赛中3年的表现让柏尚杰改变的了对中国教育的看法,他也在试图寻找中国学生变得杰出的奥秘。

  在这位老外看来,中国学生取得优异成绩首先得益于中国国内就有的很多竞赛,“学生们在参加比赛方面是有经验的”,另外,他体验最深的是政府在软件教育方面花了不少力气,他去过的不少城市都在新建软件学院和软件园。

  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科协负责人邓潇连续3年组织同学参加比赛,在和100多个国家的同龄人较量了几个回合后,他认为中国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并不差,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从学校老师那里获得基础知识后,需要的任何最新的技术信息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所以在比赛中,中国学生并不会输在知识结构这条起跑线上。

  曾经就读于中山大学的李伟星现在已经是微软亚洲工程院的员工,在2005年的“创新杯”算法项目的比赛中他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在他看来学校是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地方,而不是为比赛做准备的,也不是培养比赛精英的。事实上他认为,从学校里得到的知识已经足以能够让他有能力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提升自己。

  叶乃文是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专门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老师,在她看来,很多企业需要的IT人才创新思维不是靠学校教育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类似比赛这样的平台来助力。中国高校培养计算机系的学生并不是如很多企业抱怨的那样没有创新思维,只不过以往能发掘学生创造力的平台太少,近年来,挑战杯,或者是一些企业赞助的全球比赛给中国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掘和展示自己的平台。

  作为“创新杯”的决赛裁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怀进鹏教授今年看了所有软件设计的项目,这位国家“863”计划计算机技术主题首席科学家对中国学生的评价和学生们一样,从参赛选手的情况来看,中国学生在知识更新、动手能力、创新方面确实不比软件大国的选手差。

  差距能否靠改善教育来填平

  其实,尽管中国的学生在这个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软件比赛中表现不俗,但是得奖牌的学生回想起来都不得不承认,竞争对手确实也有过人之处。

  曾经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现在在微软工作的杨永智参加了2005年的比赛,他和他的合作伙伴至今还记得去年软件设计的第一名、俄罗斯学生在赛场上留下的震撼力。

  杨永智说,2005年的题目是“技术消除隔阂”,俄罗斯学生设计的软件是能同时调动处于互联网世界各个角落的乐器一起演奏,且不说这个设计思路的与众不同,关键是,这位选手每一轮答辩就成了比赛会场的一次演奏会,不用任何语言就能调动评委的兴趣。

  杨永智的搭档刘铁锋说,其实在技术层面上很难说谁的技术更好,但国外的学生更懂得包装自己或自己设计的产品,比如,有的会给自己设计的产品拍一个广告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让评委们明白,比口干舌燥地讲述更引人注意。

  在刘铁锋看来,如果要说中国学生和国外学生差距的话,至少包括——不太善于包装,外语还不地道,设计思路的创新尺度还不够。

  学生们感受到的这些差距该怎么来填平,靠改善我们的教育,还是靠用人企业对教学的渗透,还是靠学生个人的努力?

  美国企业也一样在抱怨学校培养的人才上手慢

  同时是今年“创新杯”大赛评委的怀进鹏教授看到的是另外的差距。他说:“虽然这是一个企业策划的比赛,但背后确实折射出一些值得大学管理者思考的东西。”

  怀进鹏说,和他一起做评委的其他国家的专家也好,教授也好,在答辩选手的时候都会问“你这个软件今后的商业价值在哪里”,“你这个软件的成本将来怎样控制”,也就是说,国外的专家在评判一个设计理念的时候,不仅考虑技术是否先进,还要评判这个产品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成本能否控制在能让大多数人都用得起。

  国外专家的这些问题让怀进鹏思考的是,或许在我国的教育中缺失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环。缺失的这一环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的学生不善于包装自己,不善于把技术进步与对人类贡献结合,而更宽泛的表现就是,我们不缺好的工程师,但缺总工程师,我们不缺销售人员,但缺CEO 。

  怀进鹏指出,不要以为只有中国的企业才抱怨高校培养的人才上手慢,美国的企业也一样抱怨他们的学校培养的人才要在企业度过一个培养期,培训他们的动手能力。但作为高校,尤其是本科教育不应该因为企业有了抱怨就一味地为了满足企业的需求就忙着修改我们的教育体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