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择城"就读:农村校留不住农村娃 博弈中成输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16:50 大河网

  大河网讯

  

择城

  

择城
直击“农村教育困局”困在何处?走向何方?

  “择城”现象反映出农民家长对整体教学质量下降的农村学校的无奈“放弃”

  蒋秀兰,72岁,几个月前为了陪外甥读书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本应是安享晚年的她却过着起早贪黑的日子:早上5点半钟起床,给外甥做早饭;8点钟买菜,11点钟做午饭;下午5点钟做晚饭;晚上看着外甥做作业……

  早在3年前,呼和浩特鸿德国际学校周围便开始逐渐出现象蒋秀兰这样的“陪读家庭”,现已形成了“陪读村”。村里的“居民”大多来自内蒙古各个旗县或者边远农村。

  呼和浩特市的“陪读村”现象并不是一个特例。近几年,全国许多城市同样出现了不少“陪读家庭”。

  “择城”就读

  每天下午4时10分,康英花准时到两个孙子就读的小学,接他们回“家”——刚租来不久的房子。

  今年春季开学之前,王剀和王苗还在呼和浩特市郊区一所农村小学上学,后来他们的父亲通过熟人,将两人转入市区的一所小学。

  去年,王剀和王苗原来就读的农村小学毕业生有110多个,按照规定,他们应该到附近一所农村中学读书。但到开学时,这所中学只招收到80名学生,其他30名学生选择去市区中学读书。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负责人似乎并不太在意,“每所农村学校都有去市区学校上学的”。由于这所农村中学位于呼和浩特市郊区,因此,更偏远地区的学生会“慕名而来”。距离市区较远的农村学校比较难过,因为那些学校学生流失情况更加严重。2005年该校初一招了210多名学生,有120名来自其他偏远地区。

  “博弈”中的输家

  农村学生和家长“择城”现象反映出农民家长对农村学校的“放弃”。家长们认为,农村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了整体教学质量下降。

  择城教育是教育资源不均衡所导致的。“城市的学校像欧洲,农村的学校像非洲”,在城乡教育的“博弈”中,谁输谁赢一目了然。

  师资流失成为农村学校难以抹去的阴影。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一中是尚义县唯一一所高中,从2003年到2005年,该校3年期间共流失教师28名。康保县一中去年有5名高三任课教师被私立学校聘走,其中一位是康保县高中年级唯一一位特级教师。2002年成立的涿鹿县私立学校北晨中学所招聘的10多位初中教师中,几乎清一色地来自基层公立学校。

  呼和浩特市郊区一所中学负责人对记者说,基层学校正在沦为市区学校和私立学校的优秀教师“培训基地”,每培养出一名优秀教师,过不多久就会被挖走。

  大批教师的流失,使农村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质量丧失信心。

  “择城热”引发了一连串问题。与城市中班容“臃肿”形成鲜明对比,当你行走在农村,不时能发现废弃的校园:当一所学校招生的人数跌破可以忍受的底线时,它不得不和另一所学校合并。

  而那些无法到城市就读的农村学生,更可能成为农村教育尴尬现状的牺牲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