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科学界贫富差距拉大 “包工头”现象越来越普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9:4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22日电据《江南时报》报道,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华杰指出,科学界的贫富差距很大,“包工头”现象在科学界越来越普遍。

  据悉,在山东省青岛市,市政府新进的大学生,实习期月收入达到3000多元,而市农业科学院工作了12年的科技人员月收入却只有1200元。在该市某科学院,更是出现了“一个单位两种制度”的怪事——行政人员实行公务员工资,科研人员实行事业单位工资。

  刘华杰说,某些著名学者特别是院士,在学术界有一定身份,很容易就拿到重要的科研项目。但他们自己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去做具体研究,就会把项目分解发包出去给别人做。“这些学者往往还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在个别名气较大的学者中,甚至出现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今年负责项目审批和经费发放,明年又会参加项目申请。这样一来,科研的资金就永远在几个人中流转,这些人几乎把持了他们所在学术领域的绝大多数科研资金。如果其他人想涉足这一领域,只能给这些著名学者“打工”。

  据介绍,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开展的一项“科技工作者权益保障状况调查”有这样一个数据让人吃惊:64.3%的科技工作者用了“严重”一词来形容现在的学术不端行为,仅有12.3%的人认为学术不端行为仅是个别现象。

  “并不是科技工作者自己愿意做出不端行为,他们都是被迫的。”刘华杰说,现在的体制下,国内的科技工作者很不容易出创新成果。体制要求科技工作者在科研的每个阶段都要有成果,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科技工作者只能想办法,例如降低标准发表论文等。

  “我们不是不应该向西方学习,但现在的问题是学得‘太快了’、太表面化了,根本没学到精髓。”刘华杰说,我国社会的各项指标还没有达到西方的水平,所以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改革才会出现种种怪现象。“改革的动机是好的,但方法不得当、不配套,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效果并不理想。”

  “总体来看,我国对科技领域的用人体制改革是不太成功的,但科技体制改革没有回头路,必须进行下去。”刘华杰说,因为现在还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我们应该容忍一时的失败,逐渐摸索好的方法。(李松涛、李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