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国大学排行公信力缺失 教育部怎能"独善其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15:28 中国新闻网

  中国的大学排行榜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危机。而教育部在网站上表示:“对各类排行榜评选的指导思想和操作过程不了解,因此对其客观性不作评价”,并明确表示不会做任何关于大学的排行榜。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指标体系下的大学排行榜肯定会有所差别。更何况,各大学的实力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20年出现100多个大学排行榜其实也在情理之中。但我以为,

如果把大学排行榜作为一种公共教育信息来定性,教育部对众多的排行榜“对其客观性不作评价”并非积极态度。

  100多个大学排行榜固然体现了话语权的开放,但从信息学的角度看,过于芜杂的信息,并不利于信息的有效遴选。不必讳言,大学排行榜作为一种简洁、直观并带有终结色彩的评价方式,不仅会成为“英雄”座次的象征,也往往会成为高中毕业生选择前程的重要参照体系。但可以想见的是,一个对大学教育没有精深研究的学生或者家长,面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排行榜,所表现出的反应要么是盲从,要么是无所适从。

  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排名效应的广告效应无可避免。甚至对于相当一部分办学机构而言,通过排名获得良好的广告效应正是其主要动机。无须讳言的是,时下看似“百花齐放”的排行榜,相当一部分确属商业炒作。有些评估机构甚至公开收取赞助经费,赞助经费丰厚的大学排名往往靠前。

  在行业自律基本为零的情况下,大学排行榜难免成为一种交易。但需要明白的是,这种以欺骗公众为目的的交易是灰色的,也是法律所不应当许可的。质言之,大学通过交纳赞助费获得较为靠名的位次,评估机构通过收取赞助费牟取暴利,当属不折不扣的商业贿赂。如果商业贿赂下的大学排行榜成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潜规则,作为政府管理部门的教育部,难道仅凭“独善其身”就能免责么?

  面对眼花缭乱的排行榜,公众肯定对政府部门的权威评判充满期待。这一点教育部理当明白。就全国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各办学机构的办学实力,教育部当然最有发言权。面对林林总总的大学排行榜良莠不分、动机各异的局面,只有教育部首先对其真相作出分辨,然后才可能给公众以真相。

  要求教育部向公众提供各大学的实力评判,并不意味着要求教育部来一个“钦定”的排行榜。但是,更为详尽地提供各类大学的真实情况,把评判权交给公众,教育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时,在保证各民间机构关于大学排行榜的话语权的同时,深入查处背后的商业贿赂,曝光部分别有用心的评估机构,也当属教育部的应尽之责。当公众对云遮雾罩的排行榜越来越充满疑虑,我们期待教育部有更积极的作为。(来源:信息时报;作者:朱述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