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飞翔的蒲公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00:09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3年7月,中国石油海洋总公司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捐赠1000多万元人民币,启动了基金会首个大学生资助项目。3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端企业和爱国华侨的力量加入到基金会的这一公益行动中。为此,基金会推出了集多个助学奖励项目于一体的“未来工程”,将奖、助重点转移到中西部地区高校和普通院校,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基金会最独特的地方,在于除了经济支援以外,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这个特殊群体在困难生存环境下的人格发展。

  刘德科是家中的第六个孩子,哥姐们的早逝使2002年的夏天对他来说成了灰色的。面对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困难的家境,他想到了放弃,但父母的期望最终使他跨进大学校门。

  在学校里,刘德科打工挣钱,省吃俭用。2004年,凭着优异的成绩,他获得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帮助,也在基金会的组织下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这些活动使他重新坚定了自己的理想,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助学金让我体验社会的关爱。”刘德科说。接受资助后,他更加努力学习,还主动放弃学校的补贴,让给了周围家境也不好的同学。兼职做广告宣传的刘德科还向周围的同学传授自己的打工“秘诀”,帮助他们找到勤工俭学岗位。

  “那么多人关心着我,我怎么能让他们失望呢?我化压力为动力,我会离理想越来越近!”刘德科说。现在,他已经在中海油的天津分公司工作,他每天都在向理想大步前进。

  闫章存来自山东省宁阳县的贫困乡村,父亲年事已高,母亲常年疾病缠身却无钱医治,“更别提供养都在上大学的我和妹妹了。”回忆往事,已经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读研究生的闫章存无奈却坦然。

  闫章存的大学生活过得很苦,一小份最便宜的豆芽,每天不超过4元的花销就能够伴随他度过整个学期。2003年,他接受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资助。“基金会是真心关注我们成长。虽然工作人员不多,但逢年过节我都收到他们寄来的精美明信片和学习资料,还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增强我们战胜困难、努力生活的勇气。”基金会的工作深深打动了闫章存,他成了国家助学政策的宣传员,了解、帮助那些和他处境相似的同学,为他们的生活、学习提供建议。

  闫章存由学环境工程改为学习地质类科学,立志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做出贡献。“一路的崎岖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在关爱下成长的幸福。我会一直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对待周围的人。”

孟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