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利群阳光学子报告会感动南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7日07:28 扬子晚报

  昨天上午,由浙江中烟工业公司与扬子晚报共同举办的“2006利群阳光助学金颁发暨阳光学子报告会”在南京新华大厦七楼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04名阳光学子,也各自领到了5000元助学金。

  来自徐州沛县的蔡文超,父亲早年因车祸去逝,母亲多病,蔡文超高二时就开始在外打工养家糊口。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挨家挨户发小广告,一天要跑数十幢楼,脚底都磨出

了血泡,但一天也只能赚取几块钱到十几块钱。蔡文超赚钱不多,他却从没有自暴自弃。“改变世界之前,需要改变的是自己。”蔡文超说。今年,他以575分的成绩考入了江苏科技大学。

  来自东海的尹同学,本已考上了重点中学,为了寻找能免费接受他的普通中学,她骑着破旧的自行车找了一个星期。上学后,为了节约钱,她每次都是骑2个多小时车回家,稍坐一会,拿上煎饼咸菜等口粮后再骑车返校。十多年来,全家靠乡邻接济,靠父亲乞讨度日。考上徐州工程学院的小尹说:“不管等待我的困难有多大,我都要勇敢地面对,向着阳光走。”

  一名被本报选中的“阳光学子”,在本报的牵线搭桥下,一位社会爱心人士愿意资助他的开学费用,这名学生毅然放弃了“利群阳光”助学金,他说要把这笔钱让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同龄人。家住南京浦口的沙尧同学,去年带着“阳光助学金”进入东南大学,今年弟弟沙轩也幸运地被选为“阳光学子”。而就在接到本报通知他前来参加报告会后数小时,他接到了一所军校的录取通知书,他立即致电本报,放弃了这笔助学金。同样,还有另一名军校生让出了名额。

  昨天会场上来了一名特邀嘉宾,来自北大的“阳光学子”沙垚同学,这位如东小伙子经过一年大学生活的历练显然成熟多了。与他同来的是宜兴的杨先生,自幼父母双亡的杨先生去年通过本报结对资助沙垚,还负责他的生活费、社会实践费用。今年,杨先生再次通过本报寻找到了考取清华大学的高旭同学作为资助对象。在杨先生的规划里,他将每年资助一名大学生。在杨先生算来,接下来的6年里,他将要付出近20万元,这对于一个工薪阶层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杨先生告诉记者,“听了这群孩子们的报告,我更加坚定了每年资助一名大学生的决定。”

  “阳光学子”背后都有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们的报告,让众多闻讯赶来旁听的南京市民感动得热泪盈眶。早早来到新华大厦七楼的南京市民王女士,在听了几名学子的报告后,眼泪不断流下来。她告诉记者,自己也曾经历过下岗、再就业的挫折,听到这些孩子的经历,她感觉自己的难处不值一提。在报告会现场,记者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家住南京凤凰西街的薛先生,带着儿子坐在会场一侧,7岁的孩子听得非常认真。薛先生告诉记者,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缺的就是这种苦难教育。本报记者梅建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