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科技之光撒向特殊人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02:19 人民网-人民日报

  

科技之光撒向特殊人群
我国残疾人使用辅助科技产品的状况。

  图 宝绘科技产品特别是辅助科技器具,是让残疾人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必须用品。我国约有6000万残疾人,但辅助科技器具配备率却不到10%。日前,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实施的“科技助残行动计划”让我们看到了改变这种状况的希望。

  现状——辅助科技器具严重不足

  有许多残疾人,由于缺少辅助科技器具,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甚至连上街、串门都变成了一种奢望。

  由于辅助用具的缺少,我国残疾人中的大部分得不到康复。例如,聋儿难以配到合适的助听器,缺乏听力训练场所;许多肢体残疾者得不到辅助器械;很多智力残疾儿童得不到早期智力开发和功能训练。除了助残器具缺乏外,许多国内生产的器具也因技术不过关而不能使用。

  行动——紧急研发急需的科技产品

  “许多国外生产的辅助科技器具,从科技水平上看,其实并没有太大难点。”对于我国残疾人辅助科技器具奇缺的问题,有关专家认为:“我国之所以没有研发出相关的产品,主要是因为社会与科技界关注得不够。”

  可喜的是,这个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起了“科技助残”行动,计划在短期内研发出一批残疾人急需的科技产品,在中远期继续开发与残疾人事业有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从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中国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研发的是众多残疾人迫切需要的产品。在研发中会考虑降低成本的问题,使产品真正做到让所有的残疾人能都会用,而且用得起。”

  听力言语残疾人是我国最大的残疾人群体,有2000余万。因此,在第一批正在研发的产品中,有不少是服务于听力言语残疾人的。人工耳蜗是不少听力障碍者急需的产品,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技术的电子装置。人工耳蜗利用植入内耳的电极,绕过内耳受损的部分,用电流直接刺激听神经,可使患者重获听觉。这种装置国内尚无研发,属于高尖端技术,一旦国产化成功,必将替代国外昂贵的产品,是我国众多耳聋患者的福音。

  困难——把产品送到残疾人手中

  “如果辅助科技产品有了,但是送不到残疾人手中,那等于没有这种产品。”不少专家在接受采访时都提出了共同的忧虑。因为辅助器具是一类特殊产品,种类多,特异性强,生产批量小,很难按照一般商品销货和供货。过去,由于对辅助器具开发不理想,产品老化,性能单一,质量不好,因此市场很不活跃,销量不好,有些产品甚至很少人购买。而企业因为不能营利,也就越来越不愿意生产,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

  那么在国外是什么情况呢?有关专家介绍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仅辅助器具厂商可以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同时国家还会给购买辅助器具的残疾人一定的补贴。然而这对于我国国情来说,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实现。中国残疾人用品开发供应总站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残疾人真正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好处,必须出台优惠的政策,鼓励辅助科技产品市场化。”

  为了使更多的残疾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中国残联计划在2010年内,建成遍布全国的省—市—乡的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在300多个地市级的城市建立辅助器具资源中心。

王 硕 张 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