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沦落”救助站的大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10:02 光明网

  8月中旬,香港和广东一些媒体曝出新闻:“今年以来,东莞市救助站已接收求助的大学生300多个,近两个月来救助站每月平均接收求助的大学生竟多达60名”,舆论一时哗然。

  求职无门进了救助站

  8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东莞市救助站,看到28岁的汪飞。在一群光着膀子下象棋、看电视的受助人员中间,戴着眼镜、身穿条纹衬衣的汪飞很是显眼。汪飞说他1998年毕业于江西一所工艺美术学院,因和父母赌气离家出走,想到东莞找一个朋友,然后找工作,但到东莞时朋友已经不在这里了。他尝试找工作,但一直没有找到,身上的钱花光了,只好找警察。8月22日中午,他被送到了东莞市市属救助站。

  另一个导致大学生流落救助站的原因是上当受骗。21日下午,东莞民警捣毁了一栋民宅内的非法传销窝点。被传销组织囚禁的14人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还包括一个留学白俄罗斯的硕士。

  东莞青睐怎样的求职者

  外地大学生来东莞找工作,第一个障碍是方言,还有就是心态。25岁的张世华是陕西人,2003年毕业于西安电子学院电子专业,现在一家工厂做技术工作。“刚到东莞时,20多天没有找到工作,压力也很大。一天租房差不多要100元,还要吃饭、坐车。我们这个专业当时好多工厂都不要,后来自己主动改行,靠自学掌握了一门新技术。”他现在已是技术骨干,月薪3000元左右。

  东莞市智通人才市场品牌关系部的薛香认为,张世华能主动应对变化,“像这种大学生在人才市场其实是很容易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的。”

  在25日的东莞市就业服务网上,职业需求排前十位的基本都是工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不如一个熟练工人。老板很现实,招聘不是看你读了多少年书,而是来了能不能干活。”东莞市劳动局副科长钟志滔说。

  折射教育与需求的脱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郑晓齐教授表示,大学生走进救助站虽然是比较极端的个案,但折射出的还是教育中的问题,比如,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大学生走上社会如何加强防范能力?郑晓齐教授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应用型技能在就业市场的需求量还是最大的,目前的高等教育在这方面存在不足。

  被骗而流落到救助站的大学生,除了社会环境复杂、骗子防不胜防的客观原因外,自我防范意识相对较差也是一个原因。“大学生往往容易自视过高,觉得学了几年就能打天下,实际上,社会经验还需要走出校园后一步步积累。现在就业压力大,一听说有工作机会就去了,结果到了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如果再无亲友投靠,就只能向救助站求援了。”郑晓齐说。(《北京青年报》8.29)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