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打造群众满意品牌:曲靖市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10:17 云南日报

  2006年的高考,让地处珠江源头的曲靖市备受关注。曲靖一中920名学生参考,就有311人总分达到600分以上,数量再居全省单校第一;全省考入清华北大两所重点高校的63名考生中,该校就有17人。与此同时,宣威市也以273名考生获600分以上的佳绩刷新了纪录,曲靖市上线考生人数达到8000余人。数据展现了曲靖市教育教学质量在全省的实力,也成为曲靖市推进教育强市战略,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成功缩影。

  管理提质春华秋实

  8月28日,是曲靖一中开学的第一天,近千名高中新生在校园里开始了紧张的军训,其它年级的课程也准时开课。今年高考,曲一中考生文、理科考生上线率分别为98.3%和99%,其中一个班级65名考生,有64人考分过600分,还有三名同学分别摘走了全省文科及数学、英语单科状元桂冠。“升学率只是办学结果的外显,重过程、重细节才是最重要的”。 刚为高二学生上完数学课的曲一中校长李晶,对今年创下的高考佳绩平静而低调。

  “备好每一堂课,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发展”,是曲靖一中多年形成的良好教风。作为曲靖市基础教育的龙头学校,该校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备课首先要吃透理解教材,才能阅读参阅教参进行对比,整理出教学方案。李晶说:“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为此,她要求教师们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每学期还要写出不少于两万字的教学笔记。每学期,学校都要安排多次示范课、公开课、过关课,并不定期安排课例教学、班会观摩课等,开展多层次的教研评估,以整体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曲一中学生中城乡学生大约各占一半,生源质量并不是全省最好的。但走进曲一中后都有着自己的理想。为让他们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曲一中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实施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并消化吸收”。李晶校长说,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学校教师,面对那些来自农村,承载着家庭靠知识改变命运希望的学子,都有着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都不愿意在从教期间所教科目上有任何闪失,并把精力放在课堂上,抓好教学教法研究,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办学要尊重教育规律,要为学生奠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着这一教育理念,曲一中在每年都要开办合唱节、艺体节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在2003年以来省教育厅开展的一级完中综合考评中,面对多项综合考评指标,曲靖一中连续三年都获得一等奖,其中有两年为一等奖第一名。

  重教为先蔚然成风

  曲一中在今年高考中创下的佳绩,是曲靖市多年兴教重教,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缩影。在今年的高考中,曲靖市实际参考考生达34704人,占全省考生总数的六分之一,而上线考生达到24591人,上线率达70.8%。其中,全市获得700分的考生占全省的十分之三,600分以上的考生(含照顾分)826人,占全省相应考生的约五分之一。

  与此同时,曲靖市的职业教育迅速发展,2005年招生人数比2001年翻了三番达23000人,在校生达4.67万人,比2000年增加18000人。按″订单培养″模式,去年就业率达到94%。今年,该市整合资源建设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云南省曲靖职业教育园区”的规划已进入选址阶段,今年将启动首批建设工程。

  让教育成为强市之基石,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正是曲靖市教育事业快速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曲靖市教育局张吉祥局长对此深有感慨。他说,曲靖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都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到各项建设的重要位置。2003年全省启动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以来,当地各级党政领导更是把教育放在全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盘子里,作为普遍提高人口素质、破解″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并把兴教重教作为评价考核党政领导干部的要求之一。张吉祥说,多年来,曲靖人民对送子女读书成才的愿望非常强烈,长期积淀的重教氛围,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使他们对教育发展的兴衰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农业科技的推广、输出劳动力对文化、技能的需求,还使不同层次的群众都成为教育的受益者,“为生存和发展读书”,成为许多农家贫困子弟朴素而真实的求学动力。正是在这样一个从上到下都对教育寄予厚望的社会氛围中,曲靖教育强市的发展战略得以持续推进。

  改革突破激活潜力

  作为一所建校近90年的老校,地处老城区的曲靖一中除了部分用国债资金加贷款建设的新教学楼外,许多教学设施都留下了岁月风霜的痕迹。正在施工的几幢教学楼,还是为曾与该校一墙之隔的曲靖师院搬迁后,政府无偿划拨过来的旧建筑“包上外衣”。近年来曲靖市广大群众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愿望日趋强烈,教育基础设施短缺和教学质量的竞争加剧,已成为包括曲靖一中在内的曲靖市各高中学校共同面临的困境。

  据张吉祥局长介绍,2000年前,曲靖市高中阶段每年招生数约1.5万余人,在校生4万多人,毛入学率只有25%。高中办学规模不足已成为全市巩固“两基”成果,满足群众送子女读高中的″瓶颈″。作为我省高中教育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曲靖市从2003年10月以来,就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扩容与提质并举,使全市的高中教育在办学规模和质量效益上产生了明显飞跃。“十五”期间,全市多渠道投入资金10.61亿元,新建普通高中10所,改扩建高(完)中36所,使高中办学规模和容量迅速扩张。2004年至2005年,全市高中阶段招生连续增长10个百分点,截止去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和在校生人数,已分别比2000年增长154%和14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2%。基本缓解了高中“瓶颈”。

  在2005年启动教育综合改革后,该市又在麒麟区、师宗县和沾益县开展了以校长公选、教职工全员聘任和绩效工资为重点的学校内部“新三制”改革。目前,三个县都以不同的方式对校长岗位进行了“公选”,市属各级各类学校也采取考核选聘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推选出学校校长,开展了全市教师全员聘任改革,并因校制宜进行了优教优酬分配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有利于调动干部教师积极性的教育管理机制。曲靖一中的改革就具有自身的特色。据李晶校长介绍,该校实施的全员聘任制,包括中层及以下管理岗位竞聘和教职工全员聘任两个层次。整个改革既充满竞争又不失人文关怀。学校对因各种原因落聘的教师进行培训、转岗;对各学科聘任过程中的职称结构、师资搭配和课程安排等实行宏观调控;在绩效工资分配改革中,使职称、教学年限与岗位相结合,既激活了教师潜力,又减少了因改革带来的震荡。改革两年来,曲一中师资间构建起了“简单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尽心尽力地抓好教育教学的教师,就能较好地体现出自身价值。目前,学校教职工总体待遇比改革前提高了40%,经过两轮聘任的教职工,都普遍把教书育人作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成就感的追求目标。

  科研兴教内涵发展

  优质的生源和师资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要素。随着近年来高中扩招和提质的普遍推进,曲靖市也面临着市内外的生源和师资的激烈竞争。曲靖一中今年应届毕业的高中生正值2003年高中大规模扩招,生源质量并不理想。在今年入校的高一新生中,中考分达700分(总分810分)以上的考生,也只占全市此分数段的五分之二左右。地处贫困县的宣威五中今年取得优异成绩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三年前录入该校时,录取线仅为521分。同时,部分优质师资向中心城市或待遇较好的学校流失,仅2002年至今,该校已有22名教师外调。面对优势逐渐不明显的办学要素,走内涵发展之路,加强高中教育教学科研,就成为曲靖市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3年来,以曲靖市教科所为主的各级教研部门加强了对高中教学的宏观指导,确定了高中各学科教研基地,健全了市、县、校三级教研网络。使全市抓教育教学质量环环相扣、层层落实。在今年春季开学时,市教育局局长亲自带队,兵分5路开展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调研,为质量攻坚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近年来,曲靖市各高中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制定和完善了教学常规、课堂教学、教学能力过“三关”制度,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在高中质量检测中制定出一系列常规管理制度,形成了适合曲靖特色的高中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曲靖市教育质量多年保持稳定的重要内因。曲靖一中实施的“名师工程”,分别面对校内教育教学专家、教学骨干和教坛新秀设立了专项津贴,以鼓励新老教师钻研业务“成名成家”。目前,学校已有50多名教师进入“名师工程”,约占本校在岗教师的四分之一。该校实施的“青蓝工程”,要求所有新教师上岗时都要向资深教师″拜师学艺″,并有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同时,学校采取到云师大进修、国内外短期培训、观摩取经等多种渠道,帮助教师在职提升素质。同时,学校还将多年积累并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汇编成质量管理手册,使学校的管理有章可循,不因人为的因素而变动。

  宣威五中坚持″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办学理念。校长符佑玺认为,学校生源素质比较低,放弃基础差的学生,就等于放弃了所有学生。在每届新生进校时,学校都会鼓励他们从头开始,比发展、比勤奋、比志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学习倾向性和个人意愿,学校实施了分层教学,使基础好的学生更优秀,使基础差的学生不掉队。同时,该校建立了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个教师都要联系并全程指导五至十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在今年高考中,该校有上线考生1783人,上线率达到92.3%,其中,600分以上的达136人,占全县总数的一半左右。

  “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曲靖一中的办学理念实际也是曲靖市抓高中教育的共同目标,并就此打造出珠江源头的教育品牌。

  罗 霞李沙青 (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