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究竟是谁在毁掉我们的孩子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12:54 中国宁波网

  1977年,邓小平毅然决定恢复高考。现在,我们需要同样的勇气和魄力对僵化的中国教育体制开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再耗下去,我们这个民族、国家还指望谁? 作者:果然有光辉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家长都在为自己的孩子操心。可是,他们操的是什么“心”呢?吃好,穿好,睡好,但更重要的是学习好。可是,我们是否关心过孩子是否快乐呢?

  学习不好的孩子,在目前的社会氛围中是不可能快乐的,这不言而喻。那么,学习好的孩子是否快乐呢?也不见得。因为他们同样也是忍辱负重,在文山题海中挣扎,在各种考试中拼搏。如果学习好的和学习不好的孩子都不会快乐,那么,我们就会面临一个可怕的现实:几乎没有孩子是快乐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整体上几乎所有的孩子(学龄前除外)都不快乐,这个国家、民族、社会还有希望吗?

  造成这个现象,就是当下的中国教育!

  伤害“大多数”:中国教育弊病之一

  每天晨光熹微,当很多人还在梦中的时候,身着各种校服的中小学生便奔波在马路上。他们或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奔向校园,或在公共汽车站焦急地等待。在农村,中小学生每天和父兄们同时走出家门,甚至跋山涉水来到学校,风雨无阻。他们背负着家长期待的目光,承载着自己前途的重压,奔波在学校与家的两点一线之间。作为社会群体,当下中国最辛苦的除了农民、农民工,就数他们。

  小学生们向重点中学冲刺,中学生向大学冲刺,他们都像火线上的士兵,时刻准备着刺刀见红。他们在繁重的课程和作业的重压下喘息,在各种各样的考试前打拼。他们每天的睡眠基本不足,甚至周末还有奥数、英语、艺术、美术等各种补习。只有熬到高考过后,金榜题名,才能脱离苦海,苦尽甘来。

  然而,这只是一小部分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尽管他们如此辛劳,也未必能够考上大学,特别是理想的大学。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对于这部分不能上大学的“大多数”,学校老师、教育界甚至学生家长,真正关注他们吗?了解他们吗?

  现在社会和媒体对于中小学生关注的主要是以下几类:一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诸如高考的状元、奥林匹克竞赛的奖牌得主、“哈佛女孩”等等;其次是一些具有特殊禀赋的学生,如写小说的、鼓捣电脑的、有发明创造以及体育和艺术特长的等等;剩下的就是出了事的“另类”:偷盗抢劫、杀人放火等作奸犯科的。而对于那些普普通通的“大多数”,社会和媒体是沉默的。这些普普通通的“大多数”不仅仅是被媒体遗忘了,实际上也真正是被社会、包括自己的学校和家庭遗忘了。

  升学率仍然是每个中小学追求的目标。为了追求升学率,中学里的优秀师资主要用在少数可能上大学的学生身上。我们的中学就是为这些少数人服务的,质言之,就是为这些少数人办的。大多数可能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基本上没有进入中学教育的视野。学校对于他们的基本态度是得过且过,维持到毕业了事。当然,前提是不能出事、犯法。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被认为不能上大学的学生,不仅没有优秀教师的教育和辅导,甚至受到歧视。全国的中学都分为重点和非重点,重点中学也分成各种班。这种划分本身就造成了一种歧视。大多数非重点中学、非重点班的学生就像以前划分的阶级成份一样,他们的身份就是低人一等的标志。他们受到的压力不仅是学习方面的,很多是人格和权利方面的。在社会上他们也是属于被忽略不计的人群,见人自觉矮三分。甚至在自己的家人面前他们也没有自信,不敢抬头。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心理极容易被扭曲。因此,这些学生极容易自暴自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就是一个字:熬!中学生中犯罪的,可能主要就是这种学生。有些教员抱怨这些学生难以管理。试想在这种生存的状况下,一个学生如何可能健康向上、积极进取?

  我们知道,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这种恶劣的学习环境会给这些大多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将来回忆自己中学时代的生活,是充满自豪,还是不堪回首?我们设想一下这样的“大多数”将来进入社会,会热爱自己的母校,会热爱这个社会吗?他们将会用什么来回报母校和社会呢?

  学习成绩的好坏,并非完全能够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和愿望,尤其是在当前中国高考的恶性竞争下。个人的努力和勤奋可以弥补某些不足,但不能决定一切。

  应该说,一个人的天赋是有限的,而且每个人的天赋是不同的。科学家也许没有经商的本领,哲学家也少有从政的才能。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中,差异是肯定存在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学好数、理、化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就像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奥运会上得金牌一样。我们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或杰出人物。反过来,天才只是少数人,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因此,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过错。我们不能仅仅为了少数有能力上大学的学生而遗忘了大多数没有能力上大学的学生,更不能让这个“大多数”带着心灵的创伤和扭曲的心理走出校门。这样,即使我们培养了少数的精英,但却伤害了大多数。这种负面影响对于个人是影响人的一生,对于社会则影响到道德伦理、社会风气甚至犯罪等多种领域,其危害性是难以估计的。

  日前出现的中学生蒋多多“自杀式高考”的现象,实质上是对于我们中学教育这种情况的一种抗争。教育应该是一种整体的教育。任何教育都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的。只要我们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和良好品行的人,发挥每个人自己潜能,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就是极大的成功。而让走出校门的“大多数”成为这个社会冷漠无情、甚至是具有对抗心理的公民,是中小学教育真正的失败。

  大学生自杀的背后:中国教育弊病之二

  我们的中小学在伤害了不能上大学的“大多数”以外,对于能够上大学的“少数”进行了怎样的教育?

  一个中小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学习成绩差,就一切完蛋。因此,在中小学里,学习优秀的学生是学校的宠儿、学校的骄傲。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是对中小学教育衡量标准的单一化和绝对化,即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一个中学生全部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

  这种标准也会影响到社会和家庭。如果孩子学习好,就是社会和家庭里的好孩子、乖宝宝,即使有些其他缺点也不在意,譬如任性、自私、懒惰等。如果学习不好,就是坏孩子,即使有很多其他优点也不能获得社会和家长的赞赏,譬如节俭、勤劳、乐于助人等等。这样,那些上大学的孩子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宠儿,也是社会和家庭的宠儿。他们是伴随着阳光、鲜花和掌声一路进入大学的。

  但是,聪明不能代替道德,智力不能代替良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很好的品德教育,肯定是一种缺憾。有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自己觉悟,在良知和德行方面慢慢健全。有些孩子则因此而碰壁,甚至走上极端。

  因此,现在的中国大学生,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几乎都有不适应的过程,几乎都有失落的感觉。他们具有受宠和被惯孩子的全部心理特征。他们的致命弱点,就是没有经历挫折,难以承受打击。这样,在大学里发生的有些事件,社会上觉得不可思议,而实际上则不是偶然的。

  我在北大教书近20年。我看到北大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受处分、退学和开除。原因除了生病和考试不及格以外,还有偷盗自行车和他人钱物的(这些不是贫困生)等等。精神出现问题的学生也不少见。更让人痛心的是,北大自杀的学生有不小的数字。仅2005年上半年非正常死亡就有7人,其中自杀大约3人。这个自杀的比例在全国各种人群中可能算是很高的。

  为什么经过千辛万苦考到大学还不好好学习?为什么还要干一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为什么还要自杀?我们的家长、老师、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人们应该好好思考这些问题!

  大学生自杀这几年正在呈上升趋势。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独特,心理明显脆弱。

  大学里发生的这些事情,根源都在中小学。

  当然,不能说我们的中小学没有德育和素质教育。但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在升学率仍然是衡量中小学教育硬指标的情况下,我们的德育和素质教育怎么可能落到实处?我们的德育和素质教育如何有效?与分数相比,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等这些东西能值几何?

  分数是硬道理,德育和素质教育只能是花拳秀腿。

来源:浙江在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