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大学到底能不能培养作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9:16 大洋网

  文/柯云路

  我从来认为写作是真正有感而发的事情,真正"有话要说"的人才能成为作家。一个人能否成为作家,首先在于货真价实的叙述冲动。写作的课堂是生活与写作本身。

  近日一条新闻引起人们关注,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写作硕士点审批通过,2007年将

面向全国招收学生。报道称,文学写作硕士点获得批准,很大程度上基于复旦大学在文学创作上的传统。该校曾培养了梁晓声、卢新华等一批知名作家,在中文系任教的王安忆等人也身兼作家和教授的双重身份,复旦中文系希望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提高作家文学素养上进行探索。

  这是国内第一个文学写作硕士点, 由此,以培养作家为目标的文学写作硕士班引发争议:大学能不能培养作家?

  关于作家,我以为并没有一个太量化的标准,中国的作家体制恐怕在全世界是独树一帜的。全国性的组织作家协会虽然算社团,但工作人员拿公务员工资,由国家财政拨款。各省市也下设相应分支机构。当然,对作家级别的评定,还是有一个大致相当的标准。我虽从未参加过这类评审会议,但知道发表作品的数量和发表作品的级别(如全国性的出版社或刊物,省级出版社或刊物)在评定中占有一定分量。

  说来说去再独特,要成为作家,最终还是要看作品。

  有感而发

  成就写作天才

  关于复旦文学写作硕士班引发的“大学能不能培养作家”的争议,使我首先联想到众所周知的文化大家“郭老曹”。

  先说郭沫若,他一生诗歌戏剧文史著作浩瀚,是新文化运动中里程碑式的人物。但他后来的几十年间基本未写出留得下来的文字,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郭沫若年轻时意气风发,曾官至北伐将军,蒋介石更许他以国民政府的宣传部长之职,然而他却大义凛然地发表了讨伐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之后为避祸亡命天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郭沫若又抛妻别子回国抗日,不能不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然而,对着他的《李白与杜甫》和诗集《百花集》,我常常不知该说什么好。新中国成立时,郭沫若正值盛年,他的文化素养、学识绝不可能低于以往,他也仍然以一个文化事业的组织者、诗人作家的身份进行着活动。然而,那个曾写出《女神》和《屈原》的郭沫若消失了。我从不愿用轻慢的嘲弄评价这个现象。

  再说老舍,他的《骆驼祥子》曾是我中学时代的语文课本,在很多年里,我对这本书熟悉到可以大致背诵出其中的一些篇章。老舍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称得上是同时代创作量最大的作家,但能与《骆驼祥子》比肩的恐怕只有《茶馆》和未完成的《正红旗下》。

  曹禺是戏剧大家,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高峰,至今难有超越。然而,晚年的最后一部剧作《王昭君》虽然在公演时轰轰烈烈,但时光过去,这部戏已早早地被人忘记。假如今后再被提起,更大的意义当是对曹禺个人写作历程的研究。我看过很多回忆文章,曹禺直到晚年还念念不忘写作,写下大量笔记。当然,这成了他的一个遗愿。我倒宁肯这是遗愿。《李白与杜甫》、《王昭君》这样的作品,于郭老曹这样的大家是不相称的,倒不如没有。

  写出这些联想似乎离题太远,我只是想说文学是“诗言志”,是“有感而发”的事情。说得更白些,是“有话要说”的人干的。

  当郭沫若、老舍、曹禺处于“有感而发”的生气勃勃状态中,就成了写作天才。

  当他们处于“无感”而努劲发力的状态中,就没了天才。

  而如果我们招了一批“无感”而努劲的学生,再“无感”而努劲地深造,是否能培养出一批作家呢?想来很难乐观。

  博客上的精彩

  我的又一个联想近一点。

  半年前,在朋友的怂恿下我在新浪开了博客,其间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气象”。新浪博客的点击人数已超过其人气最旺的新闻频道和体育频道,成为当下的最大亮点,日点击量达五千万。

  这真是一件让人惊诧的事。

  开博自然要写博。许多博客日日更新。当然其中一些人是想借博客实现人生梦想,但绝大多数博客只是以这种形式作为交流平台,抒发情怀,结交知己,张扬个性,表达声音。没有人强迫他们写什么,也没有人为这种写作付酬。我闲暇时会去一些年轻人的博客游荡,很多博客虽然流量不大,但页面精美,文字清新,富有创意。

  既然要获得更大范围的交流,博客就不可能“一般”,更不可能“抄袭”。只能富有创意,只能独树一帜。只有那些非同一般的博客才会引来关注,这尤其激发了博客写作们的创造力。网络创造了大量“与时俱进”的新语言。众多年轻人凭借这个“伟大的平台”操练,对汉语言的学习与使用日日精进。

  常有朋友在我的博客留言,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我有时也会转帖一些我认为精彩的文章。一位警察这样描述自己的一次荒诞而尴尬的出警经历:

  事情还得从2006年3月8日说起,当天上午11时左右,我所在的重庆上清寺派出所接到市110报警中心转来的一份涉枪报警案,据目击者称,其在办公室偶然向窗户外休息养眼时,竟然发现对面的银行大楼里有人正持枪作射击状,紧接着,又传来三声非常响亮的枪击声,他当即被吓坏了,以为是该行发生了持枪抢劫案,出于一个公民的责任感,遂立即报警。所长立刻带了5名民警共6人,赶到辖区内案发地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经过该行保卫处的配合,查获仿真枪一把,其仿真程度相当高,除该枪械本身是全钢打造外,只需更换几个小部件,再配以真子弹,完全可以作为枪械使用。后据使用者(该行一位姓盛的员工)自述,其只是对枪械特别感兴趣,在银行内自己的办公室进行试射而已,反而怪报警者多事,认为其纯属大惊小怪。这样的结果真让人哭笑不得,事件的荒诞程度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文章在我的博客贴出后,获得5万以上的点击量。这位警察显然不是作家,但对事件表达干净简洁,即使放在专家眼里,也是很好的文字。

  这是叙事。

  再看抒怀。

  一个女孩这样描述自己对一段婚外恋情的反省:

  爱情是大多数婚姻发生的理由,可是,围城外的爱情在婚姻之后或许又会来到我们心中,并且由不得我们用理性控制。那么,这样一种矛盾,如何能再以爱的名义解决?在这里,爱情的名义已不能足够说服。在婚姻中,因爱带来的烦恼是否足够让我们对婚姻质疑?

  记得陷入婚外感情的那段时间,每当痛苦时,我会首先想到,对方怎么办——我和他各自的爱人。在这个时候,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对方的脆弱,许多时候竟然是自己的脆弱。多得无以计数的共同生活经历沉淀在我们心里,在平常看不见的地方。时光流转,当初的种子早已深深扎了根,那里有两个人共同的养分。不管它长得好与不好,拔起来双方都会疼痛。

  那么,决定舍弃的人,真能承受得住这种痛吗?

  我们以爱的名义走入婚姻,在之后的过程中,婚姻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很多已不是一段激情能够涵盖的。假若再以爱的名义结束或者忽视一段婚姻,那是否太轻薄了?

  这也是我放在博客的一篇文字。我想说的是,在博客写作中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其意思的完整、文字的优美,常常引起我的惊叹。

  这些写手虽然称不上作家,但肯定具有一定的文字基础,然而,如果没有“有话要说”和“有感而发”的冲动,很难设想他们会写出这样好的文字。我想冒昧做个断言:时下的博客热可能会比所有大学文学系培养出的作家还多。

  “写作硕士”

  也是一种尝试

  关于“有感而发”,我又联想到鲁迅先生曾说过“写不出来的时候不要硬写”。

  这话似乎很能拉大旗做虎皮。

  然而我现在引用鲁迅先生这段话,恰恰又想说相反的话。

  写不出来不硬写,肯定是对的。

  有感而发肯定是对的。

  但是,作家有时需要一点“写不出来硬写”。譬如,写一部长篇,你“有感而发”,不是写不出来硬写的。这是整体。而局部,不一定。

  我在与年轻人的交流中曾告诉他们,对于长篇创作,每天的写作要“止于最顺畅的时候”。什么意思呢?一部长篇不可能一蹴而就,写作时间可能绵延数月甚至数年。其间一定有时顺有时不顺。在文思泉涌时要善于打住,在写得最舒服时收笔,这样,第二天才可能接着写下去。相反,如果今天的写作遇到一个坎,觉得写不下去了,这时恰恰要硬写一点,哪怕是几行并不成熟的文字放在那里,第二天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有了一点凭借,写作的这口气不至于断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硬写”又是必要的。

  插这样一个联想是想说明天下的真理都不绝对。

  这样,我就可以给自己的意思圆场了。我从来认为写作是真正有感而发的事情,真正“有话要说”的人才能成为作家。一个人能否成为作家,首先在于货真价实的叙述冲动。写作的课堂是生活与写作本身。

  当然,这个真理也是相对的。

  复旦大学将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年轻人招收进来加以培养,成为写作硕士,我觉得是一个尝试,不必苛求。

  在多元化的社会,一个人成功可以走不同的路,成为作家也可以走不同的路。大学可以培养出伟大的作家,许多伟大的作家也可能没有读过大学。各种观点都可以找到相关的依据,都有道理。就像今天的大多数年轻人通过大学文凭寻找出路,但也有一些年轻人不读大学也可以很有出息一样。

  我注意到硕士导师的名单中有王安忆。王安忆是有成就的作家,她不仅小说写得好,对写作亦有深入研究,我看过一本据她的教案编辑出版的书,是研究《红楼梦》的。以作家的眼光独辟蹊径,观点和文字都很有趣。这样的老师教出的学生,想必会比那些完全没有写作实践的先生使学生受益更大吧。

  至于能否成材,还用得着一句俗而又俗的老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