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发布 强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13:06 新华网

  编者按:2006年9月14日(星期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赵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介绍《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方面情况,纲要提出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此,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解读,以飨读者。

  政策颁布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摘录)

  (三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办好世界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四十)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建设先进文化、培养文化人才中的重要作用。高等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等学校的新闻学院(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放在首位,立足中国国情,积极开展新闻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努力为党的新闻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扶持部分高等学校新闻学研究基地,资助一批重点研究课题。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集中开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鼓励文化单位与高等学校合作举办高级研修班、培训班,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鼓励和支持文化人才参加学术研究和交流,承担重大课题和项目。 >>>详细

  中国将继续传承和保护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物证

  作为文化部长来讲 当中把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放在很重要的地位,我当然是非常高兴。我认为,我们过去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是做得不够的。传统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有许多东西都化为乌有的时候,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着,它是我们和遥远的祖先沟通的唯一的渠道,是我们这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物证,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满怀自信地走向未来的文化的根基。 >>>详细

  实施举措

  中小学开设传统文化课程高校设中文课程

  

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发布强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将在部分小学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新华网北京9月13日专电(记者吴晶 周玮)我国13日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

  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办好世界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详细

  中学语文课增加诗词比重

  《纲要》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办好世界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详细

  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设中文课

  领导关怀

  文化部长提倡青少年朗诵经典

  文化部长鼓励提倡中国青少年朗诵经典诗词文章 中国文化部长孙家长在今天的发布会上表示,青少年在阅读当中要提倡朗诵,其中包括那些成为千古绝唱的诗词和文章。

  孙家正表示,关于政府是否提倡大家读一些古典的东西的问题,和政府以及文化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在电脑高度普及的情况下,应该通过媒体呼吁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要注重阅读。时代在不断发展,但有许多好的东西是不能丢弃的。过去经常用书声朗朗来形容中国的校园,现在的校园变得沉寂起来了,已经听不到读书声了。我们要大声疾呼建立一个阅读型的社会,在阅读当中要提倡朗诵,阅读特别是朗读将使大脑变得更加健全和完善。 >>>详细

  观点集纳谁来传承和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谁来传承和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过去,我们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是做得不够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杰——花木兰。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她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但时下,这一在中国流传久远的《花木兰》的经典故事,却被美国重新阐释,制作成美国迪斯尼版本的《花木兰》卡通片,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也占领了中国的电视屏幕。在迪斯尼版《花木兰》片中,花木兰被描绘成一个皮肤黝黑、眼角上翘了45度的美国假小子。她之所以给外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其说是得益于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不如说是因为迪斯尼塑造了一个有别于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女性。 >>>详细

  传承文化传统 学校应是主角

  传承文化传统,一般情况下是通过两条渠道,其一就是社会性渠道。一个社会包括文化传承在内的文化建设,很大部分要靠社会而非国家的自组织形式来完成,这样,才会为文化建设增添更多活力。另一种就是学校。在传统中国社会,私塾是教育和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但在百余年前清朝废除科举、建立新式学堂后,由于新式学校主要是以传播现代西方知识为主,中国文化传统失去了赖以传播的基本途径。这也是文化传统近百年来日渐式微的重要成因。 >>>详细传统文化课高考“考不考”?读罢这条新闻,我首先要问一句:这些传统文化课程将来高考或中考时考不考?如果不考,那么我很担忧,所谓的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可能会成为课程表上的“一道风景”,仅供领导们参观,而不会被不折不扣地执行。 只要现在这种“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模式一天不变,那处于激烈升学竞争中的学校和老师,就肯定不会让学生花时间去学与升学考试无关的东西。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像音、体、美三门课程,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都相当大,可因为升学考试时不考,几乎每所学校这三门课程都上不足,时常被其他主科挤用,以至于不少学生初中毕业了,连简谱也不识,猫、狗都画不像。不得已,现在一些地方中考时对体育进行加试,学生的身影才没有从操场上完全消失,但所谓的体育课却完全变成了应试训练课。 >>>详细

  国学热潮“国学”热为弘扬传统文化升温专题推荐:谁为“国学”罩上神秘面纱 弘扬国学需细思量

  

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发布强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武汉开设童学馆国学教育引热议 着汉服,拜孔子,诵国韵,背“千字文”……近日,在位于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西门外,一所现代私塾——童学馆举办了隆重的开馆仪式。45名四五岁的小朋友头戴冠帽、身穿汉服,让人们见识了“现代私塾”的模样 >>>详细

  

  复旦大学拟开国学班塑造卓越女性

  国内首个精英职业女性课程班———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卓越女性课程”又拟开创一个全国第一:首次尝试用国学来为成功女性塑造人格魅力。复旦大学EWP卓越女性课程项目主任梁琳莉说,对于成功女性而言,学习国学可以提升魅力,对于事业也会有大的帮助。课程内容包括了国学精粹,经世哲学,诸子百家等。复旦将从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儒、道、佛、易四家,从仁德、自然、顿悟、不易四个角度塑造东方女性的人格魅力。 >>>详细

  

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发布强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专题推荐:经济崛起文化繁荣 看“汉语热”席卷全

  海外3千万人热学汉语 孔子再度周游列国

  

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发布强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以孔子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名义,昨天,来自全球孔子学院的400余教育界人士,共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启首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的序幕,共商促进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的海外交流大计。教育部部长周济主持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并致辞。

  远去2500余年后,当孔圣人再度回首间已见:中华民族兴盛,华夏文化的魅力与光芒,已远行五洲,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纽带…… >>>详细

  理性引导

  国学”教育之路 仍需冷静思量

  读经何必着古装 国学不必闭门讲

   少儿读经须去芜存菁 可以选择读不能囫囵吞

   国学有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如中国的饮食、中药、茶、酒、瓷器、服饰等;二是技术层面,如武术、中医等;三是制度层面,如历代律令典章制度;四是精神层面,如道德伦理标准、价值观等。有些东西可以继承,有的则没法传承。现在我们所要弘扬的国学,主要指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目前,有些所谓弘扬国学的做法其实是在作秀,比如,穿汉服,行官礼等,大都不合时宜,根本没有抓住国学的要义。在重视国学教育的同时,也要防止走极端。比如少年儿童读经,应当有所选择,把四书五经统统背下来,并不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甚至违背认知发展规律,因此不宜提倡。 弘扬国学要有开放心态 汉语不能丢外语也要学

  清华大学外语系崔刚教授刚从剑桥大学访问归来。通过对欧洲一些大学和知识界的了解,他深深感到,如今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感兴趣。剑桥大学的一位副校长特意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字“裴仕琳”。崔刚说,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去解决。如何能让中国的青少年领略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如何在世界上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华文明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正是国学教育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国学热是件好事,可以说是对民族文化遭受冷落的反思。” >>>详细

   评论:汉语香了墙外更该香墙内

   汉语墙内开花墙外香,长此以往,会有什么后果?有人说地球今天已变成了一个“村”,然而我们更要有自己的根。倘若汉语在母土上被边缘化了,倘若当中国最好的科研人员都放弃在专业上使用汉语发言,在科学话语权越来越重要的当代和未来社会,将对中国文化和汉语的前途产生怎样的影响?“地球村”中我们又如何守住自己的根?

  来源:综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