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俞敏洪谈新东方上市:用美国的钱办好中国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3日09:50 四川在线
来源:新京报

  昨晚(21日),俞敏洪接受采访时称,“我和徐小平都是北大出来的,北大可以说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对话动机

  上市之后,新东方股东徐小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句“新东方是中国教育失败的

产物”,再次使新东方成为焦点。昨天,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CEO 俞敏洪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对此予以澄清。

  中国民办教育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民办教育企业的发展未必就是一帆风顺。比如民办教育产业会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及中国民办教育市场的不规范竞争,都会给这一产业发展带来种种不确定因素。

  新东方上市来自内部需求

  新京报:新东方上市被外界认为是中国民办教育的标杆,请问你们上市的动机是什么?

  俞敏洪(以下简称“俞”):我们在中国民办教育行业中率先上市,主要来自我们的内部需求。我们长期做教育,一直以来就在观察,发现中国民办教育行业长期困扰的问题:一是民办教育企业后劲不足,缺乏资金支持;二是做为培训学校,不能异地办学,没法扩展,所以必须公司化。

  从我们公司内部来说,学校不改成企业,就不能吸收优异的人才。就没法为建立高级教育的理想而奋斗。加上我门的团队有一些国际人才。对国外情况比较了解,特别是美国民办教育比教发达,出现一批上市公司,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

  新京报:其实很多民办教育企业最近也有类似的想法,都想在国家有关外资并购新法规出来之前上市,为什么新东方能率先实现海外上市?

  俞:这主要是我们有规范化的企业架构。我们早就引进了一批国际化的人才。比如我们的CFO谢东荧就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士和哈佛的MBA,还有一批国际人才。这为我们企业的规范化改造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我们和同行谈,他们就感觉我们很规范,当时就预感能很快上市。

  所以我的感觉人才很重要。以前我的观念,新东方的人才从内部找就行,现在觉得不行,我们以前都是教书匠。还需要外部血液。

  新东方模式具借鉴意义

  新京报:外界对于新东方上市,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新东方上市是个特例,其模式不具复制性。因为它做的是民办教育中的非学历教育,而且它做的是托福、雅思考试等高端市场,容易看到业绩。你怎么看?

  俞:如果从内容来说,当然不能复制。因为再办一个新东方一样的培训学校,花的代价要比我们大得多。但从我们把民办教育引入规范的管理机制,引进国际资本来把民办教育做大做强来看,又是值得借鉴的。我们的目的就是提高质量的教育。教育行业有些现象,比如有的学校收费很便宜,但也少有人去,也有学校收费高达十万、二十万,学生还络绎不绝。这表明关键在提高教育的质量。至于收费高的问题,我们也摸索一些好的模式,采用大班、小班。让学生花少一些的钱也能享受我们的高品质教育。

  新京报:你怎样看民办教育前几年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一批有影响的民办学校纷纷倒闭的现象?

  俞:这些学校垮掉有两个原因:一是资金链问题;一是模式的问题。比如南洋采取的储备金模式,学校收取学生高额储备金,承诺学生毕业时返还,只收取利息用来办学。这在早些年利息高达10%时以上的环境下还行。但后来国家降息。

  低到只有3个多百分点。学校就难以为继,不得不动学生的储备金,最后出问题。

  想用美国的钱办好中国的教育

  新京报:你认为其他有资质的民办教育企业也能走你们上市的道路吗?

  俞:其他民办教育企业能不能走这条路,还得看具体的环境。一是他们的实力。比如,我知道有一家不错的民办教育企业也在筹办上市,但他们的实力和赢利能力和我们还有差距。要知道国际资本市场对上市的要求是很高的。二是有些民办教育机构的模式不容易复制。比如我知道的一家职业培训学校很有实力,有上万的学生。但他们的前期的固定投入太大,他们要再办一个学校还不容易。但我鼓励更多的民办教育企业去国际资本市场上市。用美国的钱把中国的教育办好。

  新京报:你们这次从美国筹的钱打算怎么投入?

  俞:一部分是还银行的债,我们不喜欢欠钱。另一部分是用来扩大校舍,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吸收更多优秀教师,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当然我们还会做一些并购。比如一些较好的外语培训学校,他们又没有上市希望,我们可以把他们合并过来。大家共同把这一市场做好。

  新京报:有媒体报道说你们将把上市筹来的钱很大一部分用来搞在线教育?有这回事吗?

  俞:在线教育我们是比较看好的,是我们整合的范围。

  我们会在这一块做成真正大的品牌。这一块刚起步,还有很多的机会。总之是整合也好,合作也好,我的想法是真正把中国的民办教育做好,也做得更规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